东初法师
  • 观世音菩萨救世精神

    观世音菩萨救世精神 一、前言 二、新旧两译的不同 三、千手观音之释义 (一)十一面观音──密号变异金刚 (二)一面千臂观音 (三)二十七面千臂观音 (四)五百面千臂观音 四、千手所持之法物 五、观世音菩萨妙用与净土教 六、观世音菩萨应化与密教 七、观世音菩萨

  • 禅学真义

    禅学真义 自序 丛林制度与禅宗教育──在佛光山东方佛教学院── 一、院名释义 二、佛教中国化的起源 三、禅宗几位大教育家 四、丛林制度的规范 五、禅宗根本的精神 六、百丈清规简述 七、今后僧教育的前途 论禅学之真义──兼论胡适博士「禅宗史的一个新看

  •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自序 中国佛教艺术之成长与发展 一、亚洲佛教艺术之中心 二、佛教艺术传播之路线 (一)犍驮罗艺术传统及其特质 (二)萨珊艺术传统及其特质 (三)云冈艺术传统及其特质 三、桂林佛教造像与其他造像之关连 四、共同举例研究之必要 近代中亚发掘有关佛教

  • 佛法真义

    佛法真义 自序 佛法真义 一、佛法的本质 二、证法与说法 三、现象与实相 四、宗通与说通 阿含佛教 一、阿含之意义及内容 (一)阿含之意义 (二)阿含之内容 二、阿含与当时的思潮 (一)当时一般的思潮 (二)正觉思想的化导 佛法根本有情论 一、以有情为本说 二、

  • 还说什么

    还说什么 今日接到月[陆-坴+翟]法师的信,说福善法师死了,这个消息传到后,我的心里顿时变成了空虚,人生所有欢,憎,幻想,希望都变成了幻化泡影,心门所集蓄的祗提阴郁,苦闷,烦燥……。在十分阴郁沉闷空气中,我的一颗心,不断地升沉跳动! 想不到我与他(死者)分别仅

  • 怎样才能救中国

    怎样才能救中国 新时代的轮齿不断地向前推进,由加速度向心力而转趋于离心力了。然在这向心力而转向离心力的步骤中一一都能演出异样闷葫芦的花样,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是人类史上空前未有的第一次争夺的惨剧,也是二十世纪科学发达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人类拥

  • 观像念佛之概要

    念佛法门虽有多种,但不外乎持名念佛与观像念佛。持名念佛根据阿弥陀经所谓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也,观想念佛乃依据,观佛三昧经及观无量寿经所谓眞身观及应身观是也。

  • 三身与往生

    三身与往生 所谓三身者,卽自性身,受用身,应化身。所谓自性身,卽诸法之眞实自性,此眞实自性,由断二障烦恼之二空理所显,其体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凝然常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切圣凡悉皆平等。所谓受用身者,卽佛在因中所修六度万行经三大阿

  • 明治佛敎学者之海外进出

    明治佛敎学者之海外进出 一 不消说,在明治时代输入我国(指日本,下同。)学界一切的方面都是泰西的学术,就汲汲的模仿这个。然而,在这中间,唯我佛敎学者对于彼等泰西学者的利用在通晓困难的汉译佛典的关系上,不但提供欧美学界崭新研究的资料,同时也发表独特研究

  • 缘起性空之宇宙观

    缘起性空之宇宙观 一 引言 一个人生存于世界上,只要他有反省思维的余暇,对于现前形形色色事事物物营营搏搏森罗万象的世界和这数十寒暑蜉蝣般的人生,不会不发生疑问:世界与人生从何而来呢?吾人又为甚么事而来呢?其来时有始耶?无始耶?换句话说:卽是宇宙人生之

  • 将来的宗教问题

    将来的宗教问题 前天在超岸寺遇到一位研究科学的学者,我们是互不相识,经过大智法师的介绍,于是我们有谈话的机会。起初我们谈话的交界点是在国事与时事,后来这位先生竟与我谈起佛学来了。我是个佛教徒当然不能回他是不懂佛学而辞别的,那知道这位先生竟以他从

  • 中国佛敎宗派之起源及其盛衰

    中国佛敎宗派之起源及其盛衰 佛敎传入中国,相传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兰列子朱子行经录,魏书什老志等籍,到在周秦时代,佛敎即为中国所闻也。但室利防等十八人及霍去病,从匈奴得金人等事实,等为我国知有佛敎之蒿矢,故摩腾竺法兰来华,为中国直接受印度佛敎之开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4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