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七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七 既然,祖师说见性如此重要,那么,就有人发问了,如果不见性的话,情况会怎样: 问曰:“若不见性,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精进,广兴福利,得成佛否?” 有人问道:“如果不见性的话,通过念佛、诵经、布施、持戒和精进修行,甚至广做一切利益众生的福德事业,是否能够得以成佛呢?” ——哎,请大家注意,此问题的前提是“若不见性”,如果没有这个前提的话,广如诸佛经所说,哪怕只有一丁点儿善根,将来也会成佛的。哎,修行这些善法,将来呀,早晚会见性,早晚会成佛的。先见

  • 大乘赞十首闻思修笔记(一)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闻思修笔记(一)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那犹如满天繁星一般数不清的历代高僧当中,宝志禅师是我最为景仰的一位。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贵为梁武帝的国师,也不是因为他那超群的证量和不可思议的妙用神通。而是因为,他对于无上禅的似乎超越了传承的通达,以及如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八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八 关于不见性,纵然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等等,也不得成佛,达摩大师继续给咱进一步解答: “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但有住着心,见佛,即不许也。” “佛陀不需要持戒,佛陀不需要修行善法,佛陀也不会造作恶行;佛陀不需要精进,佛陀也不会懈怠,佛陀是没有造作的人。” “因此,只要人们带着有所住,有所执着之心,想要见到自性如来,想要见性成佛的话,都是不被许可的。” 哎,这里的佛,咱大家需要知道,指的是法身佛,也叫做自性如

  • 大乘赞十首闻思修笔记(二)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闻思修笔记(二) 《大乘赞十首》之二: “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 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 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 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 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九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九 问曰:“既若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色身无常之时,云何不见本心?” 有人问道:“既然说所有的作为,所有的运动和活动,乃至于任何时候当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人的本来心;那么,当无常到来,自己的色身死去的时候,为啥见不到那个本来心,从身体里面跑出来呢?” 哎,提问的人呀,并没有真正明白达摩大师的意思,他以为呢,是在咱大家一切时候的所作所为当中,藏着一个东西,叫做本来心。藏在哪儿呢?他以为,肯定就藏在身体里面啦。 因此,他认为,当咱大家无常到来,色

  • 大乘学佛入门百问之一

    《大乘学佛入门百问》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大乘佛教,能否请您用最平常的语言,来回答我的问题,做一次平等的交流呢?” “完全可以,请问。” 1、“佛是什么?” 答:“首先,佛陀是一位觉悟者;其次,佛就是每一位众生都共有的本来觉性。当你觉悟了自己本有的觉性,你就是佛,而不需要到别处去寻找。” 2、“觉悟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明白,从本质上明白,不需要借助于思考,在每个当下都明白。明白了觉性的平等与普遍,明白了一切事物都是觉性的显相,都并非实有,所以,都不会成为障碍和烦恼。因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 但是,要见到本来心,要见到咱的如如法身,却并不容易,因为,它太微妙了,没有形象呀。所以,达摩大师说: “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于此光明中运手动足者,如恒河沙,及乎问着,总道不得,犹如木人相似。总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识?” “这个本来心,微妙不可思议,难以见到;它不同于咱的肉团心,这个心呀,就是人们都想见到的那个心灵。” “但是呢,在这个本性光明当中,成天伸手抬脚的人们,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多,等到你一问他这个事儿,却总是说不清

  • 大乘学佛入门百问之二

    《大乘学佛入门百问》之二 11、“如今时代,应当怎样学佛呢?” 答:“无论哪个时代,学佛都是要‘向佛陀学习\\\\\’,也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当中所说的那样,要‘常随佛学\\\\\’。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弟子们学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前去听佛陀讲经说法。虔诚地听佛说法,而化解心中的执着与烦恼,智慧逐渐开明,最终悟道、证果等等。 如今,佛陀早已灭度,我们又该怎样‘常随佛学\\\\\’呢?只有‘依教奉行\\\\\’了。 佛陀虽然已经灭度,佛陀的教法仍然在世,也就是经藏、律藏和论藏,合称为三藏教典,它就是我们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一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十一 所以,修行,见性是根本,了悟本性最重要。因此,达摩大师继续说道: “经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前佛后佛,只传此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 “佛经上说: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 “传佛心印的第一代祖师,大迦叶尊者,只是觉悟了本性而已;本性就是心,心也就是性,所谓的性,也就是咱这个与诸佛相同的当下之心

  • 药师经白话(上)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召译 中华习教沙门超然白话 沙 门来 华白话证义 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 有一次,当世尊

  •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二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二 下面,对于达摩大师,为什么不允许大家在禅修境界当中,礼拜佛菩萨的形象,有人提出了疑问: 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 他问道:“为什么不可以礼拜,在禅修当中出现的那些佛菩萨们呢?” 问题很清楚,咱看达摩大师的解答: 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罗示现神通,皆作得菩萨相貌;种种变化,是外道,总不是佛。佛是自心,莫错礼拜。 大师回答说:“因为呀,天魔波旬,以及阿修罗等等,它们显现神通的时候,都能够化作佛菩萨的样子;不过,那只是它们的种种神通变化而已,它们本身是

  • 药师经白话(下)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下) “文殊师利啊!倘若看到别人生病了,无论是男子,还是女人,正在被病苦所折磨。应当为了救治这些病人,而时常洗澡

上一页 1.. 15 16 17 18 下一页18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