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
  • 不为明日忧

    不为明日忧 文/释本性 刚才,来了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到我,就要我帮她提升小孩的学习成绩。她的那种急迫、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让我马上感受到——什么是天下父母心

  • 说话要说到用处,废话无益

    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为了说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这一方便法门,就如渡船,是为了上彼岸,就如钓钩,是为了捕到鱼。但禅宗一直反对废话。看历史上的禅师,多是寡言少语的,既使说话了,也是点到为止。律宗中,也有修禁语的法门。 记得,墨子有个学生叫子禽,一次,他问墨

  •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据此,一切有命,当听天由命。但是,中国人又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契合于上面的第二种说法。

  • 人生之苦聚,言而难尽

    本性法师:人生之苦聚,言而难尽 且不说,轮回的苦难,就我们此生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头到尾,皆贯穿着苦,一个人,一出生,便是啼哭,大家听听婴儿的哭声,是悲切的还是快乐的?世上没有生下不会哭的婴儿,可见,我们的五蕴之躯来到世上,便预示着一生的悲剧到来。作为

  • 人性本善良

    本性法师:人性本善良 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人有佛性,人人当成佛。这佛性,没有染污,乃人性,本善良。 基于人性本善良,我始终相信人,相信人如相信自己。尽管,有人失信于我,有人失信于佛教,有人失信于社会,有人失信于天下。但我始终

  • 开示录

    暂无简介

  • 禅思录 禅思录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 如何安住我们的心

      当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请教:  源问:怎么用功?  慧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源说:这谁不会。  慧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想这想那,挑这挑那。他们睡觉时不肯睡,思这思那,梦这梦那。  曾经,禅门二

  •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害,何况我们凡夫。据佛经说,当年,佛陀提倡平等,反对种姓制,冲击了婆罗门的切身利益,于是,他们恨佛陀入骨,就想方设法迫害他。他们收买了一个叫战遮的少

  • 学佛的目的-把生活变得简单自然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而不少人,学佛之后,处处受束缚,处处左右为难。这说明,他学佛的方法不对,没有掌握佛教的根本精神。  比如:有人一皈依三宝,就准备吃纯素,但是,一家之中,丈夫要吃荤,儿女要吃荤,这

  • 小事一桩何必生气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  此中,嗔,就是指动不动生气、愤怒。  生气乃至愤怒,是很有害身心健康与灵性修炼的,也无益于工作、学习与生活。  我们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

  • 守三关与破三关

      生命的跑道上没有冠军。  生死的课堂上没有高材生。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更具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古典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关,例如嘉峪关、山海关。关,给人感觉,如锁,既闭

上一页 1.. 14 15 16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