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大延圣寺

寺院名胜 | 作者: [投稿]

中都大延圣寺
中都大延圣寺

  中都大延圣寺于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 今存只剩下天王殿和山门(民国间尚有山门、大雄宝殿、后殿、瑞象亭、天王殿、东西配殿和庭院。大雄宝殿内有明代壁画及殿内三世佛像)。大延圣寺和上文的大悯忠寺相隔不远,同处唐辽金的北京故城。大延圣寺在金代受到了格外的尊崇。后来又改称大圣安。圣安寺金天会年间(1123一1135)为皇家寺院。在北京最早的地方专志《析津志》(元末熊梦祥著)写到:“在旧城(即金中都城),金皇统(1141-1148)初赐名大延圣寺。大定三年(1163 年)新堂成,崇五仞,广十筵,轮奂之美,为都城冠。七年(1167 年)诏改寺之额为大圣安。”在《金史?熙宗纪》中圣安寺也被提及“皇太子赐宴圣安寺,公卿百官出送丽泽门外,缙绅以为荣”。圣安寺当年的盛况空前,规模是金中都之最,胜于大悯忠寺、大万安寺等寺院。不仅是行佛的道场,而且还是皇家赐宴的场所。

中都大延圣寺-记载

  据说苏州甪直镇延圣寺又名平江府碛砂禅寺,创建于梁代(505年-556年)。山西太原市小店区也有延圣寺,是唐代古刹。大悯忠寺即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距中都大延圣寺极近。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诏令在此立寺纪念,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完工,赐名“悯忠寺”。历经辽金元明,清代改称法源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延圣寺南附近位牛街的牛街清真寺,创建于辽圣宗十三年(966)。所以说大延圣寺有可能也是唐幽州城或辽南京城内遗留的古刹。

  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圣安寺,金刹旧址也,在圣安寺街。金天会中,帝后出金钱为佛觉大师,晦堂大师营缮,皇统初,赐名大延圣寺。大定三年。命晦堂主其事,内府出重帑以赐。六年,新堂成,崇五仞,广十筵,八月朔,作大佛于寺,以落成之.七年二月,诏改寺额为大圣安。向有金章宗,世宗及李宸妃像。又元中统初,迁祖宗神主于寺。今久无考。惟存栴檀铜佛像,乾隆年间移奉宁寿宫。其寺在明改为普济。乾隆四十一年发帑重修,内为天王殿,次为瑞像亭,中为大雄宝殿,额俱御书。有碑二,在瑞像亭内:其一,前刻栴檀佛像,像有诸表臣记,后刻达摩祖师像有李言恭赞,其一,前刻观音像,后刻关圣像,俱勒万历已丑八朋字,又万历十八年碑一,张寿朋撰。”

  上文书“向有金章宗,世宗及李宸妃像。”这与辽南京御容殿的制度相当。寺内供得不仅是佛爷,而且也有祖先,既所谓“神主”。元代更甚“又元中统初,迁祖宗神主于寺。”《元史?本纪》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奉迁祖宗神主于圣安寺”。此时的圣安寺已提高到皇室祖庙的地位,为元大都内众庙之首。《元史?志第二十五?祭祀三?宗庙上》其祖宗祭享之礼,割牲、奠马湩,以蒙古巫祝致辞,盖国俗也。世祖中统二年九月庚申朔,徙中书署,奉迁神主于圣安寺。辛巳,藏于瑞像殿。三年十二月癸亥,即中书省备三献官,大礼使司徒摄祀事。礼毕,神主复藏瑞像殿。十七年十二月甲申,告迁于太庙。……圣安寺木主俱迁。

  又据《光绪顺天府志》还记载:当年,耶律楚材找到圣安寺欲投澄和尚,澄对于他说:“予老矣,素不通儒,不克不及教子。有万松白叟者,儒释兼备,宗说精晓,辨才无碍,君可见之”。于是,耶律楚材赶至仰山,在栖隐寺参见万松,遂落发。他奖饰万松的学问:“巍峨然若万仞峰,莫可攀仰;滔滔然若万倾波,莫能涯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圣安寺位于南横西街119号,建于金天会年间,是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金代巨刹,也可以说是目前北京市区唯一保留的金代建筑遗迹。圣安寺经过明清两次维修,到了清末,建筑布局仍很完整,有山门、天王殿、瑞像亭、大雄宝殿及配殿等。大雄宝殿内有明代三世佛塑像,以及明代宫廷画师商喜的壁画,完全可以与法海寺壁画相媲美,鲁迅曾多次来此。后来,民国间曾设“武训义学”,寺庙延续为小学,一度成为少年艺术馆,现在是回民幼儿园。由于具有精美壁画和塑像,该寺在50年代即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文革时期,壁画塑像俱被破坏殆尽,从而失去保护价值,佛像和壁画毁于60年代末期,瑞象亭移至陶然亭公园。被取消市级文物保护资格,大雄宝殿后来也被拆除,目前盖起楼房。 目前,圣安寺仍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留下来的只有山门、天王殿和一座西配殿,今年经过翻新,建成半封闭小院。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