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峰山大延圣寺

寺院名胜 | 作者: [投稿]

燕峰山大延圣寺-历史

燕峰山大延圣寺
燕峰山大延圣寺

  大延圣寺是金代的皇家寺院,皇家“御容殿”怎么上山下乡了?其中另有奥秘。据传五千年前,黄帝在涿鹿之野大战蚩尤。蚩尤战败,于是从矾山镇的方向一路撤退。沿九黎之谷,过虸蚄口,到立马关,蚩尤牺牲了。士兵把他的尸体带到了塔儿寺村,掩埋在这里。白龙庙就在蚩尤墓的对面。白龙庙可能在古代就是祭祀蚩尤的庙。因为蚩尤是九黎族的领袖,所以讳言,称为“白龙”。金代女真族作为九黎族的后人,在这里建立皇家寺庙“大延圣寺”供奉远祖,把他当为“神主”,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和汉族人供奉黄帝是一个道理。

  其实,金代的宗教早在女真函普时就已好佛事,灭辽及北宋后,由于中原佛教的影响,对于佛教的信仰更加发展,对金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习俗都有重要影响。女真人原来信仰萨满教,它是一种包括自然崇拜、图腾、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巫术等信仰在内的原始宗教。萨满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在重大典礼、事件和节日的祭祀时都有巫师参加,或由他们司仪。消灾治并为人求生子女、诅咒他人遭灾致祸等,几乎都成为萨满的活动内容。金代皇族供奉九黎族首领蚩尤为神主,等级之高。其实也是萨满教的一种表现。

  本文通过对金代三座大延圣寺的辨白,勾勒出金代大延圣寺在金中都构建中是重要的一笔。它也是金代的寺院制度,宗教信仰和社会风尚的表现形式。金代在北京是一个重要的时代,但是现代研究的并不充足。从田野考察中就可以发现了很多金代的遗迹和遗风。显然,是我外行人的独家发现。可见金史研究有待深入。理解了金代大延圣寺的原理。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谜也就迎刃而解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明代重修燕峰山大延圣禅寺志碑

  这个燕峰山大延圣寺也早就不存在了,博文第一张照片就是它的现状。有两棵杄树(油杉),直径一米以上,树高东边的一棵在30米以上。挺拔伟岸,参差披拂。葱绿的颜色,在冬天的大山中,格外醒目。这两棵树中间已经夷为平地。老乡说这里原来是白龙庙,后来被水冲了。地上有残砖剩瓦和一块柱础石。现在也可以看出这里原来的建筑遗迹。

  寺庙遗址西北侧就是这塔,塔看起来很眼熟,和银山的塔很类似,涂料颜色全一样,就是高矮大小的区别。原来叫燕峰山炬禅师灵塔(也称六角砖塔)。该塔呈六角形,实心五层密檐砖塔,高12米,建于金代海陵王正隆三年(1158年)七月十五日,金圣川造塔匠人何子桢造,该塔保存较好,没有重修记录。2001年2月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显然可以看出这庙与金代海陵王迁都北京的关系。由于这塔的原因把白龙庙定为金代的大延圣寺应该不错。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