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化万寿寺

寺院名胜 | 作者: [投稿]

河北隆化万寿寺
河北隆化万寿寺

  万寿寺始建于清康熙42年(公元1702年)8月,因建于万寿山脚下而得名,由朝庭依诏敕建,康熙帝御笔亲提“万寿寺”三个大字,制成金匾挂于山门正方并幸于60岁生日时在此度过。万寿寺房屋共80间。总占地13340平方米,其中主寺面积3200平方米,另有主持院落和戏楼广场等。本寺建成后,威名远扬,成为清代管辖古北口外唯一的一处汉传佛道双修的主持寺庙。

  

隆化万寿寺-建筑

  万寿寺建筑全部为硬山式,卷棚顶,青砖青瓦,飞檐结构,依寺内南北中轴线排布。气势雄伟,错落有致,具有典型的古代寺庙建筑风韵。其寺内各殿神像造型独特,雕塑富丽,神态逼真,实为传统雕刻的艺术珍品。

  万寿寺主寺建筑分前殿和后殿两部分。其布局和神像是:前殿自“山门”入寺,过“香亭”进至“娘娘殿”,左右分别设置“钟楼”、“鼓楼”和配殿禅堂。山门内神像:左为“王灵官”、右为“赵公然”座像;娘娘殿主要神像为九尊座像,分三三排列,正面为“三肖神女”(云霄、琼霄、碧霄),面侧有风火、眼光、花娘娘,右侧催生、子孙和斑疹娘娘;两侧站班为神女和助生婆等。殿内墙壁上有精细彩绘天女散花、麻姑献寺、观音讲法等。

  后殿为“大佛殿”。左右分别为“老爷殿”和“药王殿”。东西两侧为配殿。大佛殿前依娘娘殿后为“韦陀殿”,内设护法神韦陀站像一尊。大佛殿内神像:正面三尊,中为“释迦牟尼”坐像,其左右各为骑青色狮子“文书菩萨”和骑白象的“普贤真人”站像,东西两侧站班神像为“托塔天王李靖”和“二郎神杨戬”。殿内墙壁绘有如来讲法、神仙聚会等。“老爷殿”内中为“关羽”坐像,左右各为“周仓”和“关平”站像,墙壁上绘有关公千里走单骑,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古城会、斩颜良、诛文丑等。

  万寿寺作为联结四方的主持寺院,在200多年的佛事互动中,曾有僧众达100余人,历经10代主持僧。它以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与在唐三营设置的木兰围场总管府、地方守备府、八旗译馆、铸钱坊等清代重要机构相互影响,对于推动地域经济发展和加速唐三营政治、军事、金融、商业、文化等历史地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年7月它被隆化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批准为正式佛教活动场所。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