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珠寺

寺院名胜 | 作者: [投稿]

智珠寺
智珠寺

  智珠寺位于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嵩祝寺之西侧,与嵩祝寺共同公布为一个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十五年所绘《京城全图》,该地当时尚为一片民宅,而成书于乾隆三十九至五十年之《日下旧闻考》则有“智珠寺在嵩祝寺西”的记载,可见此寺建于乾隆十六至三十九年(1751-1774年)间。

  智珠寺坐北朝南,从山门殿至后殿共五层殿宇。山门外有大门及红围墙。山门三间,大式硬山筒瓦大脊,门楣有石额“敕建智珠寺”。钟鼓楼二层,歇山顶,角梁悬铃。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大式硬山顶,筒瓦大脊,上带吻兽和垂兽,额枋饰旋子彩画,三踩单昂斗栱,内为彻上明造,殿两侧有红围墙。殿额为“宝纲光音”。第三层方殿为正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四周带廊;重檐攒尖顶,上为砖宝顶,五踩单昂斗栱,角梁悬铃,下檐柱带雀替,三踩单昂斗栱,有旋子彩画。第四层大殿面阔五间,大式歇山筒瓦调大脊,旋子彩画,五踩单昂单翘斗栱,角梁悬铃,内为井口天花,明间门楣有额为“现清净身”,故此殿又叫“净身殿”。后殿面阔五间,大式硬山筒瓦大脊,上带吻兽及垂兽,旋子彩画,带雀替,无斗栱。

智珠寺-建筑

  智珠寺的山门殿、天王殿、正殿及东西配殿、大殿及东西配殿、后殿及东配房尚存,其余配殿、配房等均拆除或改建。现为改为餐馆会所。

  嵩祝寺及智珠寺。解放后被很多单位、工厂、住户占据,破房子包围着数间大殿式的建筑,2006年寺庙进行了彻底的修缮,年底开放时,寺庙成为会所式的高级餐馆,名为“嵩祝名院”。餐馆用寺庙的辉煌历史为其招揽生意。文物单位沦为生意场所,令人无奈和可悲。

  简介中有一句“嵩祝名院“本着保护文物原则为供各界贤达聚会交流之所”。嵩祝寺的整个建筑在嵩祝寺夹道以东,嵩祝寺西侧,原为嵩祝寺的西跨院。此处原有三座大寺庙并列:东为法渊寺、中为嵩祝寺、西为智珠寺,是明代番经厂和汉经厂的遗址。在清代,嵩祝寺是与雍和宫齐名且位于皇城内的喇嘛寺庙。如今嵩祝寺东侧的法渊寺已毁,估计就是原来的东风电视机厂旧址,现在的进出口银行地址。中路为主要庙宇;西路原为喇嘛居所。该居所有穿堂门房七间,东、西厢房各五间,正房五间及东、西耳房各三间,建筑保存基本完好,气度不凡。

智珠寺-地址

  嵩祝寺及智珠寺在东城区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原为并排的3座大寺庙:东为法渊寺,中为嵩祝寺,西为智珠宝寺。是明代的汉经厂和番经厂遗址。

  法渊寺,前后共五层殿:山门殿、天王殿、无量殿、大雄宝殿和后殿。智珠寺共有六层殿宇。第一层为山门殿和终鼓楼,第二层为天王殿3间,第三层为重檐四方殿,第四层为后殿(又名净身殿)5间,第五层殿5间,殿后有二层楼。嵩祝寺建筑规模较大,共分3路,主要殿宇在中路。东路有佛堂、经堂等。西路主要为喇嘛住宅。中路:从山门到后楼共五层殿宇。山门间,钟鼓楼为重楼建筑;天王殿3间,殿两侧有红围墙;正殿5间;宝座殿5间和二层的后楼7间。

  嵩祝寺、智珠寺的大部分主要建筑保存未拆。已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