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法师,台湾省台中县人,东海大学哲学系毕业;日本大正大学文学科硕士。1986 年出家,同年11月受三坛大戒。曾任新竹市佛教会理事长、福严佛学院院长、圆光佛学院教务长、中华佛研所教师、慈明研究所教师、福严佛学院教师、圆光佛学院教师。
超定法师,台湾台南人,十四岁出家。起初在台南竹溪禅寺,虚妙上人座下,学习佛门行仪、礼佛、诵经、以及佛学基本常识,过着童真的沙弥生活。1957年春,超定法师往开元佛教书院先修班熏习一学年。冬天考入新竹「灵隐佛学院」。
慈融法师,台湾宜兰县人,一九三六年生,一九五二年皈依星云大师,一九六九年出家,同年于基隆海会寺受具足戒。日本佛教大学社会福祉学系毕业,创办台北女子佛学院现任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委员、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理事长国际佛光会推展委员会会长
本明法师,六十五年生,俗姓马,苗栗人。法师夙具善根,国中就读佛光山普门中学,即开始接触佛法。后因老菩萨出家因缘,进一步亲近三宝,乃萌生出世之念。退伍后至南普陀佛学院就读,对于戒教二门皆有涉猎。二十四岁于上道下海律师座下披剃。
诚因法师,一九六九年生于台湾省屏东县渔村,幼即有追寻生命意义的志向。十八岁读《史怀哲传》,深感能无私奉献人群,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二十岁遇佛法归依,并相续参加莲因寺斋戒学会,二十六岁交大土研毕,礼忏云老和尚出家,上人常勉要发菩提心
本因法师曾亲近忏云、了一、梦参、圣严、果清、慧天老法师等 众多善知识,及曾到泰国参访。对戒律有深入且精湛之研究心得,禅观与净土法门双修。 法师曾担任台湾正觉精舍监院一职,现任教于台湾福严佛学院、南普陀佛学院,南林精舍及义德寺。
法海禅师毕业于九华山佛学院。现任斗山禅寺住持,宝寿寺住持,龙王古寺住持。无锡市锡山区佛教协会会长、锡山区政协委员、盐城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谛闲法师(1858-1932),俗姓朱,号卓三,出家后法名古虚,字谛闲,浙江黄岩人。生于清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幼年丧父,曾入私塾读书,不数年,以家贫辍学,到他舅父的中药店作学徒。由于他赋性聪敏,稍长之后,渐通达医道。
本性法师,祖籍福建霞浦,出家于常熟兴福寺,剃度恩师悉明上人。受戒于韶关南华寺,得戒恩师本焕长老。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科伦坡巴利语国际佛教大学和科伦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嗣法于圆瑛大师入室弟子明暘长老,为汉传佛教临济正宗第42代
慧门禅师,中兴大学粮食作物研究所毕业的江永欣,十八年前(采访时为2007年)热心佛学出家当和尚,法号慧门法师,在北部为万余青少年举行禅七,最近悄然到东台湾海岸山脉当起佛教力行学院院长,传授禅学,成为传奇出家禅师。
贤崇法师,1970年3月生,童真入道,圆具于莆田梅峰光孝寺,就读于福建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先后驻锡宁德支提山华严寺,莆田南山广化寺,厦门南普陀寺。1996年冬受聘于普陀山佛学院任教,历任班主任,办公室主任,图书馆馆长,普济寺后堂等职。
菩提法师,1968年10月生于内蒙古杭锦后旗。1991年依止澳洲悉尼华藏寺住持藏慧上人出家于厦门南普陀寺。1995年福建佛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先后于海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编著有《妙云法雨》、《大智度论四百问答》、《妙云集教学研读报告》等。
释仁清,男,又名仁如,山东章丘兴隆寺住持。泰安郭氏子,一九六六年出生,律师专业。因受祖上影响,自幼既对周易阴阳之术产生浓厚兴趣,并擅长生克制化之理的推演。 及长,幸遇佛教。因叹佛法“究竟、圆融”之特性。遂全身心投入
慧光法师,是南北朝时代的义学高僧。俗姓杨,定州(今河北省定县)人。十三岁时,跟随父亲入洛阳,归依了佛陀扇多。不久,佛陀便度他出家,常为人讲经,有圣沙弥之称。佛陀以戒律为智慧的基本,令他先听讲「四分律」。即而回乡,受具足戒。
如瑞法师,一九五七年生于太原市,在本市读中学、大学,后任中学老师。又于北师大中文院进修研究生。八十年代初期出家。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尼众佛学院院长。
释正如,福建福安人,出生佛化家庭,生长崇佛世家,佛缘深厚,与佛有缘,童贞入道,依智参禅师剃度,习规矩法器佛经典籍,闻思修精进,杂务劳作勤恳。现为美国宾州佛教会会长、美国费城如来寺住持等。1981年在福州鼓山佛学班培训。
明贤法师,法名道笈,1973年7月生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12岁,上初中,接触佛教浅易读本,信佛、吃素、禅修。18岁,发心到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求道出家,做净人半载,打冬禅七。次年夏,于弥光老和尚座下剃度,获赐法名“明贤”,习禅,初识禅法门径。
道证法师,于2003年农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预知时至,正念分明,吉祥卧念佛生西。法师出家以前以郭惠珍医师身份讲述之《学医与学佛》、《倾听恒河的歌唱》、《朝圣之旅》、及因罹患卵巢肿瘤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贵霜帝国佛教僧人,其本为月氏国人 。后汉桓帝末年(公元167年前后)从月支来到洛阳的佛经译师,最早将大乘、小乘佛教典籍翻译成中文(167年-186年)。他通晓汉语,除了独自翻译而外,
一诚法师(1926年—2017年12月21日),俗姓周,名云生,湖南望城人,1949年出家,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曾任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政协委员。一诚法师爱国爱教,道风好,佛学造诣较高,在佛教界有相当高的威望。
净慧法师,1933年生,1岁多寄养寺庙,童年出家,跟随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学掸,为祥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复兴赵州禅师祖庭柏林寺、智者大师祖庭当阳玉泉寺,主持四祖大师道场正觉寺,任中国佛协副会长、河北佛协会长等。创办《禅》刊、《中国禅学》。
清远法师,字妙梵,号云堂、白云山人,1968年出生于湖北随州。现任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河南桐柏山云台禅寺住持。1985年于河南桐柏山水帘寺依印恭上人出家,在桐柏山灵台兰若随师学修两年
美西大城洛杉矶市,虽然与三藩市距离不算太远,只有五个小时的车程,但在中国大乘佛教的弘传上,却较三藩市晚了十多年。三藩市在一九六零年前就有佛教社团和禅堂,洛杉矶市到一九七二年才有佛教的道场。而
心定法师,台湾省云林县人,一九四四年生。一九六七年依止星云大师,一九六八年披剃于大师座下,号“慧熙”。一九六九年于基隆海会寺受具足戒,受业于东方佛教学院、中国文化大学印度研究所。
大安法师,俗名魏磊,出生于1959年3月,籍贯江西南昌。现在是净宗祖庭——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代住持、《净土》杂志主编、净宗研究生班导师。
耀一法师,释耀一,字来了,女,出生于1968年,俗名张家芳,祖籍四川成都,汉族,学历为研究生。耀一法师自幼能歌善舞,酷爱艺术,长大后考入艺术学校,学习六年。毕业后分配到四川艺术剧院,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因为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听闻佛法,即立出世之志。
随佛法师,Bhikkhu Vūpasama(音译乌帕沙玛比丘),为华人。为缅甸承续及传扬雷迪大师(Ven Ledi Sayadaw 1846-1923)禅法及道场系统之 BADDANTA ZAGARA BHIWUNTHA 长老的弟子,现为中华、美国“原始佛教会”及台湾内觉禅林、纽约内觉禅觉会、马来西亚等地的中道禅林
见辉法师,现任台湾首楞严国际佛学研修院教授师。法师多年来在台湾、中国、澳洲、大马和新加坡等地开讲戒律概论、楞严经、天台宗纲要、唯识概论、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金刚经、梵呗等。对经律论大有心得。
觉真法师简介: 觉真法师,江苏南通人,生于1933年。中文名:觉真法师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南通出生日期1933年 觉真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宗教事务监督,原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副院长,近十年来为长江商学院
妙善(佛教解释)妙善观音 三皇姑,原名妙善,春秋时期父城(今河南平顶山宝丰县父城)妙庄王与王后宝德之女,因有两个姐姐:妙音、妙缘,排行第三,故称“三皇姑”。妙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孝女,用自己的手、眼为
叶曼女士,原名刘世纶,1914年生,现年98岁,祖籍湖南,北大毕业,旅居美国洛杉矶,曾任辅仁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幼承庭训,六岁以左传开蒙,1935年被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之先生特别录取,就读北大法学院经济系。
广超法师,祖籍福建,居住新加坡,1980年礼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住持上宏下船老和尚为师,后参学期间在斯里兰卡得南传师承。
比丘尼是梵语的音译词,梵文 Bhikkhuni ,又作苾雏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门尼,俗称尼姑。满二十岁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净检。在东晋升平元年(三五七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了比丘尼。
竺佛图澄大师,西域人。本姓帛氏(以姓氏论,应是龟兹人)。九岁在乌苌国出家,清真务学,两度到罽宾(北天竺境笳毕试国,今喀什米尔地区,)学法。西域人都称他已经得道。
慧澄法师,1954 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县。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曾任小学教员。出家前于晓云法师早年创办之华梵佛学研究所修学。1987 年依止日慧老和尚出家,剃染后追随老和尚学习教理与参禅。
云泉法师,系辽宁省彰武县千佛山阿古庙主持,彰武县佛教协会会长。曾深造于广东省岭东佛学院,圆具于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云泉法师2014年1月辞去辽宁省彰武县千佛山阿古庙住持职务,现任吉林省四平市如来寺住持。云泉法师推崇人间佛教,以佛学的智慧弘扬佛法
证严法师,俗名景云,1937年出生于台中,因父亲早逝、母亲多病,悟人生之无常而出家。1966年,在花莲山上清修的证严法师,偶然在地上看到“一滩血”,得知一个难产的山地妇人因交不起保证。
本焕法师(公元1907年——2012年),法名心虔,俗姓张,名凤珊,学名志山,祖籍湖北武汉新洲。1930年出家,得虚云禅师传法印可为南禅临济宗临济法派第44代传人。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
傅佩荣,生于1950年12月16日,教授,汉族,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师从余英时),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
释昌圣法师,原名牛志红,俗名李娜,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曾经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歌坛优秀的歌手,在事业的颠峰削发出家,出家后法名释昌圣,隐居于五台山修行。
所依(佛教解释) 所依,指作为教义信条等存立之典据而被依用的经论。谓为物之所依托者︰‘能依’之对称。基本解释 所依(梵a^s/raya,巴a^ssaya,藏rten-gnas、rten-gshi)(
性空(佛教解释)性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见空条。 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佛教语。十八空之一。谓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暂生还灭,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
觉支(佛教解释) 觉支:巴利语sambojjha?ga, 又作正觉支。正觉的因素或导向正觉的要素,称为正觉支。(tassa sambodhissa, tassà và sambodhiyà a?gan
依止(佛教解释)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着。 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
成佛(佛教解释)成佛 成佛是佛教语。谓永离生死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位之行六度及十度万行究竟圆满而成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之成“佛”。真言立三种之即身成佛,天台立四种之成佛,《占察经》说四满
受持(佛教解释) 含义:领受忆持受持 特点:思想上接受相关的戒律 【受持】 领受忆持。从师所学曰受,解义修行曰持。 佛教词汇,思想上接受相关的戒律,并坚持身体力行。 信受之后能以行持。基本解释
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1 受训戒。《汉书·薛宣传》:“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2 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在一定的仪式下接受戒律。
供佛(佛教解释) 供佛 注音:gòngfó词语解释 供 : 供 gōng 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给(jí)。供求。供应。供需。供销。提供。供不应求。 佛 : 佛 fó 梵语“佛陀”,是对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