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tǐ
【注音】:ㄧ ㄊㄧˇ
【解释】:组合在一起,不分散;整体;全体;一只(个);合二为一;
1.谓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 2.一部分。 3.指整个身体。 4.犹言一只。 5.一样;一同;一律。 6.谓文学作品的一种体式或风格。 7.指全体。
◎ 一体 yī tǐ
(1) [an organic whole]∶有机的整体
融成一体。清 袁赋谌《重修(袁可立)始祖荣公遗像记》:“凡今之尊贵不等,秀顽异质,若大若小,皆公(袁荣)一体之遗。其相敬相爱,情意有倍笃者矣1
(2) [to a men;all people concerned]∶有机地结合或联结起来的整体
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胡越为一体。——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谓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
《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管子·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汉书·礼乐志》:“二者并行,合为一体。” 宋 陈亮《廷对策》:“君臣固当相与如一体也,何至有肆谗之人以恐惧其心志,而徊徨其进退哉1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许多许多年轻热情的眼睛都投射到道静的脸上、身上,那么亲切,那么热烈,似乎在希望这个陌生的女孩子,能够参加到他们的行列里面来和他们成为一体。”
(2).一部分。
《孟子·公孙丑上》:“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赵岐 注:“体者,四枝股肱也……一体者,得一枝也。”《史记·项羽本纪》:“郎中骑杨喜、骑司马 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唐 韩愈《答侯生问论语书》:“或去圣一间,或得其一体,皆践形而未备者。”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吾中国号称守师说者,既不过得其师之一体,而又不敢有所异同增损,更传於其弟子,所遗者又不过一体之一体耳。”
(3).指整个身体。
《列子·杨朱》:“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1
(4).犹言一只。
《三国志·魏志·锺繇传》“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 裴松之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太子与繇 书:‘昔有黄三鼎,周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
(5).一样;一同;一律。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馀张耳一体有功於赵。”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将沮授锁禁军中,待我破曹之后,与田丰一体治罪1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秦王闻不韦已死,求其尸不得,乃尽逐其宾客。因下令大索国中,凡他方游客,不许留居咸阳,已仕者削其官,三日内皆要逐出境外,容留之家,一体治罪。”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至于各地方抗日力量,则宜一体爱护,不宜厚此薄彼;信任之,接济之,扶掖之,奖励之。”
(6).谓文学作品的一种体式或风格。
三国魏 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南朝梁 钟嵘《诗品》卷上:“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 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李子田曰:杜诗持正侃侃,自为一体,而阴启 宋 人以理为诗之意。”
(7).指全体。
如:一体周知;一体遵照;合为一体。
(8).一种境界:形容两种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磨合,最后达到合二为一的状态。形容事情发展的一种高度。
依止(佛教解释)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着。 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
心性(佛教解释) 心性。谓性情;性格。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指“心”和“性”。 战国 时 孟子 有“尽心知性”之说。其后佛教各宗盛谈心性,禅宗认为心即是性,倡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宋 儒亦喜谈心性,但各家
性空(佛教解释)性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见空条。 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佛教语。十八空之一。谓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暂生还灭,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
所依(佛教解释) 所依,指作为教义信条等存立之典据而被依用的经论。谓为物之所依托者︰‘能依’之对称。基本解释 所依(梵a^s/raya,巴a^ssaya,藏rten-gnas、rten-gshi)(
十八层地狱,分别为「光就居、居虚倅略、桑居都、楼、房卒、草乌卑次、都卢难旦、不卢半呼、乌竟都、泥卢都、乌略、乌满、乌藉、乌呼、须健居、末都干直呼、区通途、陈莫」。十八层地狱又称十八地狱、十八重地狱、十八泥犁,阎王为地狱之首,属下的十八位判官分
共业(佛教解释) 佛教又把业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业之中又包含不同的个业。共业和不共业,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果来说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同一地区,一样的天时,一样的空气污染,当刮台风时,
佛教六相是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凡是要明白任何一事理,必须要就各谛各句例的宗旨,得到六相融和不离的意味,方可以算是究竟。
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智慧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