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劫

佛教基础 | 作者: [投稿]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算作长时间,也可以算作短时间,长可长到无尽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

  通常佛教所称的劫,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长时代而言。

  佛经中所说的劫,分为三等:

第一、小劫

  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十岁时,称为减劫;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

第二、中劫

  经过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因为,据佛典中说,我们所处的地球,共分‘成、注坏、空’的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小劫,在这四大阶段中,唯有‘庄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是由气体而液体。再由液体而凝固,所以不堪人类的生活。到了‘坏’的阶段,正在剧烈的破坏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据说是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地球便归消失。坏劫终了,‘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过二十小劫,另一新的地球便又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成、注坏、空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第三、大劫

  经过成、注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个大劫;换句话说,地球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然而,坏劫中的每一次大火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烧到色界的初禅天;每一次大水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禅天;最后一次大风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吹到色界的三禅天。也就是说,每一次大劫的范围,除了色界的第四禅天及无色界的四空天,三界之内的动植飞潜,一切万物都是在劫难逃。不过,不用悲哀,当坏劫来临,此界的众生,或者已转生他界,或者已直升第四禅天,不会有一个众生没有安身之处。

  佛经上所称的劫,如不标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