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古词 名句
诗词名句
  •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出自唐朝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赏析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

  •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两年

    出自隋代诗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 。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赏析 入春才七日这句话说得平平淡淡,好象诗人在核对一个事实: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然而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满腹心事。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正在屈指计日,可能在

  •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

  • 无端更渡桑乾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出自唐代诗人刘皂的《旅次朔方》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 赏析 诗的前半写久客并州的思乡之情。十年是一个很久的时间,十年积累起的乡愁,对于旅人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每天每夜,无时无刻不想回去。无名氏《

  •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赏析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

  • 悲歌可以当泣 远望可以当归

    出自汉代诗人佚名的《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赏析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劈头劈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

  •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出自东汉诗人佚名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赏析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赏析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

  •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出自盛唐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赏析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

上一页 1.. 7 8 9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