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古词 名句
诗词名句
  •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出自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赏析 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

  •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赏析 李白在出蜀当年的秋天,往游金陵,也就是今江苏南京,大约逗留了大半年时间。726年(开元十四年)春,诗人赴扬州,临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赏析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

  •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李白他的送友诗,除了绝句《赠汪伦》之外,以这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出自盛唐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sh),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不暖锦衾(qīn)薄(b)。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

  •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盛唐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赏析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

  •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赏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

上一页 1.. 4 5 6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