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hui):扬州。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④潇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带。 ⑤杨花:柳絮。 ⑥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⑦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⑧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译文 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
作者: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 ⑴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 ⑵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⑶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⑷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⑸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
作者: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释 1、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2、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3、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4、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 5、谁见两句及上面落日句:均出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汀洲:水中可居之
作者: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 ①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②楚江:指长江。建业:今江苏南京。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③建业:今江苏南京。 ④漠漠:水气迷茫的样子。 ⑤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 ⑦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⑧浦:近岸的水面。 ⑨沾襟:打湿衣襟。此处为双关语,兼指雨、泪。 ⑩散丝:指细雨,这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⑴掩:关闭。 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思想感情:怀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来的思想感情。 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 到底。 (5)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6)别样:格外。 (7)接天:与天空相接。 (8)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9)同:相同。 (10)六月中:六月中旬。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解】: 1、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2、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3、兹:现在。 4、班:分别。 【韵译】: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 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 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 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 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评析】: ??这是首送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作者: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那年冬天,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
作者: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 ①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②楚江:指长江。建业:今江苏南京。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③建业:今江苏南京。 ④漠漠:水气迷茫的样子。 ⑤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 ⑦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⑧浦:近岸的水面。 ⑨沾襟:打湿衣襟。此处为双关语,兼指雨、泪。 ⑩散丝:指细雨,这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
作者: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 ⑴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 ⑵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⑶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⑷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⑸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作者: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译文 唱罢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 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天色已晚,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 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独自走下了那西楼! 赏析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
作者: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赏析 这首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彩笔浓墨描画出大丈夫的壮伟形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
作者: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②.、左迁:贬谪,降职。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③、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作者: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注释 ⑴朱大:孟浩然的好友。 ⑵秦:指长安: ⑶游人:游子、旅客,此诗指的是朱大。 ⑷五陵:地点在长安,唐朝的时候是贵族聚居的地方。 ⑸值千金:形容剑之名贵。值:价值。 ⑹脱:解下。 译文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 我有宝剑可值千金, 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 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⑴掩:关闭。 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思想感情:怀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来的思想感情。 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
作者: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hui):扬州。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④潇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带。 ⑤杨花:柳絮。 ⑥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⑦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⑧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译文 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
作者: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赏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钟声晚。 荷(h)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⑴送灵澈上人:选自《刘随州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一。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苍苍:深青色。 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⑸荷(h)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译文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 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 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 独自向青山归去,
作者: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①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②此地:指易水岸边。燕丹:指燕太子丹。 ③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冠:帽子。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④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死,即殁字。 ⑤水:指易水之水。 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赏析 崔琼《东虚记》说这首诗作于隋炀帝大业(605-617)末年。一、二、四句垂、飞、归押平声韵,平仄完全符合近体七绝的要求,是一首很成熟的七言绝句。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说:庾子山《代人伤往》三首,近绝体而调殊不谐,语亦未畅。惟隋末无名氏杨柳青青,至此,七言绝句音律,始字字谐合,其语亦甚有唐味。右丞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祖也。 题目是《送别》,全诗借柳条、杨花的物象寄寓惜别、盼归的深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