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 江村晚眺

    作者: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译文 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闻得有人来,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诗评 这首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黄色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照、搁、立、入等动词看似平淡无奇,实际运用

  • 新凉

    作者: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翻译 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齐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投影在地上,晨雾在树间缭绕。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的啼鸣。 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园小诗,虽无深意,却具恬适、自然的情致。 凉是一种心境,很不好表现,所以,必须采用以物境来表达心境的手法,通俗一点说,就是化无形为有形,构成诗中的图画,以渲染气氛。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三幅

  • 过垂虹

    作者: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注释 ⑴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庆历八年(1048),县尉王廷坚所建。有亭曰垂虹。而世并以名桥。王象之《舆地纪胜》: 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⑵《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⑶松陵:吴江县的别称。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作者:姜夔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 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

  • 活水亭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

  • 题临安邸

    作者: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1.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 邸:客栈、旅店。 3.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

  •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 .深:深远。 6. 树头:树枝头上。 7. 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

  • 初入淮河四绝句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释 ①桑干,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已沦入金人之手。 ②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③王人,皇帝的使者。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这里是其一、四两首。前一首以意不佳点题,化用刘皂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以说明意不佳的原因。桑干河原是北宋边境河,而今边境河却南移到淮河,诗人心中忧国之情就在这一感叹中含蓄地传

  • 舟过安仁

    作者: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①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⑥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译文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故事 诗人杨万里是我国古代的诗人。 一天,他乘着船往安仁的

  • 三江小渡

    作者: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解 将:行,流过。 韵译 溪水流过桥后就不再回来 小船还得靠短篙撑开 交情就是要像山溪渡那样恒久不变 不管风吹浪打永远还在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大意是:溪水流过桥后就不再回来,小船还得靠短篙撑开。交情就是要像山溪渡那样恒久不变,不管风吹浪打永远还在。 一二两句写景,营造了一种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氛围。三四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这首诗

  • 州桥

    作者:范成大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释 ①朱雀门: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正南门。宣德楼:宫城的正门楼。 ②州桥--也在汉桥,在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宣德门和朱雀门之间,横跨汴河。 ③天街--京城的街道叫天街,这里说州桥南北街,是指当年北宋皇帝车驾行经的御道。 ④父老--指汴梁的百姓。等驾回--盼望宋朝皇帝回去。驾,皇帝乘的车子。 ⑤失声--哭不成声。询--探问、打听。

  • 横塘

    作者: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释 横塘:江苏省吴江县的一条河。 南浦: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泛指送别故土。 依然:舍不得的样子。 画船:雕梁画栋的船。 译文 送别河畔,春草绿满川岸。 河边的石桥和朱塔依然默默地伫立,没有变化。 每一年都在这横塘送客告别。 细雨轻飘,杨柳低垂,就宛如一根根细线系住了即将离去的画船。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送客之地的景物。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横卧,朱塔屹立。以南浦借指横塘,已揭示出

上一页 1.. 9 10 11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