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译文 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闻得有人来,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诗评 这首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黄色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照、搁、立、入等动词看似平淡无奇,实际运用
作者: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翻译 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齐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投影在地上,晨雾在树间缭绕。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的啼鸣。 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园小诗,虽无深意,却具恬适、自然的情致。 凉是一种心境,很不好表现,所以,必须采用以物境来表达心境的手法,通俗一点说,就是化无形为有形,构成诗中的图画,以渲染气氛。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三幅
作者: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注释 ⑴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庆历八年(1048),县尉王廷坚所建。有亭曰垂虹。而世并以名桥。王象之《舆地纪胜》: 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⑵《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⑶松陵:吴江县的别称。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作者:姜夔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 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
作者: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1.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 邸:客栈、旅店。 3.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
作者: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 .深:深远。 6. 树头:树枝头上。 7. 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释 ①桑干,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已沦入金人之手。 ②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③王人,皇帝的使者。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这里是其一、四两首。前一首以意不佳点题,化用刘皂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以说明意不佳的原因。桑干河原是北宋边境河,而今边境河却南移到淮河,诗人心中忧国之情就在这一感叹中含蓄地传
作者: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①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⑥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译文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故事 诗人杨万里是我国古代的诗人。 一天,他乘着船往安仁的
作者: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解 将:行,流过。 韵译 溪水流过桥后就不再回来 小船还得靠短篙撑开 交情就是要像山溪渡那样恒久不变 不管风吹浪打永远还在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大意是:溪水流过桥后就不再回来,小船还得靠短篙撑开。交情就是要像山溪渡那样恒久不变,不管风吹浪打永远还在。 一二两句写景,营造了一种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氛围。三四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这首诗
作者:范成大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释 ①朱雀门: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正南门。宣德楼:宫城的正门楼。 ②州桥--也在汉桥,在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宣德门和朱雀门之间,横跨汴河。 ③天街--京城的街道叫天街,这里说州桥南北街,是指当年北宋皇帝车驾行经的御道。 ④父老--指汴梁的百姓。等驾回--盼望宋朝皇帝回去。驾,皇帝乘的车子。 ⑤失声--哭不成声。询--探问、打听。
作者: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释 横塘:江苏省吴江县的一条河。 南浦: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泛指送别故土。 依然:舍不得的样子。 画船:雕梁画栋的船。 译文 送别河畔,春草绿满川岸。 河边的石桥和朱塔依然默默地伫立,没有变化。 每一年都在这横塘送客告别。 细雨轻飘,杨柳低垂,就宛如一根根细线系住了即将离去的画船。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送客之地的景物。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横卧,朱塔屹立。以南浦借指横塘,已揭示出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作者: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在异地做客,使诗人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这句写出了诗人在船篷中,却明显感觉到外面的湖影水气带给自己的凉意。 后面两句说月光被
作者: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赏析 人生在世,总是到处流浪漂泊,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飞来飞去的鸿雁一样,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许会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但等到鸿雁飞去以后,又有谁知道它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呢?当年曾经热情招待过我们的老僧已经死去,变成了寺院里的一座新塔;而我们曾经题诗的那堵墙壁也已经破败,所题之诗也不见了痕迹。还记得我们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
作者: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赏析 京城雪刚刚消融,荠菜已经冲破冻土,崭露勃勃生机,这一细节蕴含作者对京师的无限希望;少字则描写了作者寄居在偏僻小巷中的寂静落寞的环境,这与前面的生字形成鲜明对比,也是他愁闷心情的写照。
作者:陶渊明 精卫②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③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④既无虑,化去⑤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⑦讵可待。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东海。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 ① 国朝六家,指施闰章、宋琬、朱彝尊、王士祯、赵执信和查慎行。施闰章与宋琬又并称为南施北宋。 ②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名玄
作者: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译文 我的心同流水一般纯净,我的身体如同云一般轻盈。 我陶醉在那迷人的晚景之中,只听到了断续的微弱的钟声。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
作者: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主旨 这首诗作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注释 羁(jī)旅客:停留在路途上的人,这里指参加抗清斗争而飘泊外地的人。 云间(jiān): 旧时松江府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华亭人,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后人因此称松江为云间。 )松江府约为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直至海边的
作者: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
作者: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注释 1.赋:吟咏。 2.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3.一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4.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5.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6.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7.且教:还是让。 8.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译文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
作者: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释 (1)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2)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3)参差:不齐的样子。 译文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
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
作者: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子规杜鹃鸟。 才了刚刚。 山野山陵和原野。 蚕桑--种桑养蚕。 了结束。 如好像。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