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

  宗旨,指主要的思想或意图、主意。语出《北齐书·儒林传·孙灵晖》:“ 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言,唯寻讨惠蔚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

宗旨

  宗旨,指主要的思想或意图、主意。语出《北齐书·儒林传·孙灵晖》:“ 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言,唯寻讨惠蔚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宗旨

  基本解释

  [aim; purpose;object;what one is making for] 主导思想;主要旨趣。

  讲说之日,正标宗旨。——《神僧传》

  引证解释

  1、佛教的教义。

  《宋书·夷蛮传》:“唯浮图为教,逷自 龙堆 ,反经提传,训遐事远,练生莹识,恒俗称难,宗旨缅谢,微言沦隔,拘文蔽道,在末弥扇。” 唐 张乔 《题兴善寺僧道深院》诗:“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院裁他国树,堂展祖师真。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明 高启 《送恩禅师弟子勤归开元寺》诗:“法身已见浮来佛,宗旨曾传化去僧。”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章皇帝 万几之暇,时召 木陈 、 玉林 诸禅僧,讲究宗旨。”

  2. 主要的思想或意图、主意。

  《北齐书·儒林传·孙灵晖》:“ 灵晖 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言,唯寻讨 惠蔚 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 唐刘知几《史通·序例》:“ 峤 言辞简质,叙致温雅,味其宗旨,亦 孟坚 之亚欤?” 南唐刘崇远《序》:“ 金华子 者,河南刘生……凡为文章,略知宗旨,最嗜吟咏,而所得亦不出流辈。” 清黄宗羲《与顾梁汾书》:“台兄与 会老 札,有所下问。弟老而失学,岂能知先儒之宗旨。”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我的宗旨,要你领着我们‘贱外’同去。”

宗旨的文章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