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义法师
  • 家母久疾不起,弟子因家累,难免有失敬之处,乞示补救之道

    知义法师答:佛说: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令堂久病不起,正是你尽责培福的好机会,幸勿错过。曾子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事后追悔悲伤,实不及身前兑现的好。 孝亲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一个敬字,所以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但诸供养中

  • 见蛇食蛙即杀蛇而救之,救蛙有功?杀蛇无罪?

    知义法师答:这个问题,只能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答之,堪称尽美!否则,见仁见智,很难论定。不过我要请问的是,你为什么要杀蛇救蛙?如果认为蛇有食蛙而兼毒人之虞,蛙有护稼之助,如此则杀之救之,合情合理。但蛙既有护稼之功,何故杀之为食?蛇食蛙见之即杀,何故人食蛙

  • 念佛往生,到了那里还是闻法修行,老是那样,会不会感到腻?

    知义法师答:我根本没有尝过那种味道,不知道腻不腻。照我想是不会的。好比一个正常人,天天吃饭睡觉,睡觉吃饭,并不感到腻呀!像你每天上班下班,不但不腻,而且还很有劲,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赚钱维持全家人的生活,那么修行人是以成佛度生为目的,对于修行,自然更不

  • 念佛修行,能所求如愿,我也念怎么没有效?

    知义法师答: 念佛修行,能使众生所求如愿,这是实事,绝对不假,你念的无效,可能不常念,或者念的太少,诚心的程度不够,更是无效的主因。如果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念几句,效果自然不大。 谈到如愿,也要看所求的情形而定。好比说,有人求了平安,就骑著车子,不守交

  • 感化院的负责人好像没有慈悲心,原因何在?

    知义法师答: 所谓感化院,顾名思义,当然不及在家里舒服。请问你为什么到那里去? 客:不是我要去,因为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的,和不良少年交上了朋友,终日在一起鬼混,就闯下了大祸,直到去年减刑回来。最近看见法师的大作,所以特地来请教。 僧:这样说,他们并没有错,假

  • 世人作恶,有报在子孙之说,报应子孙,有欠公允!

    知义法师答:这是一个因果性的问题,假若不了解三世因果的道理,是很难说得清楚的。 我们只知道子孙是祖先财产的继承人,却不知道也是思想行为的继承人。所谓龙生龙子,虎生虎儿。而母虎之性伤人,其子必不与人为友,故人见之必杀。那么做父母的,如果言行不检,所生

  • 各宗教都劝人为善,如果行善,将来能往生西方?

    知义法师答: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应该可以,如果稍加分析,就有问题。因为善是个抽象的东西,必须依赖各人的言行表达出来,然后才见功效。由于用心不同,言行表现就有差别,因此可以把善略分为二:一为真善,一为假善。所谓真善,是无条件的爱,像雨露一样,普施一切,无

  • 某佛教刊物批评别人的消息是真的?对方怎么不答辩?

    知义法师答:最近几年,因为自己的工作比较忙,很少看其他的刊物,不知道所说的内容,故难以奉告。不过照理讲,佛教的刊物,应该只谈佛法,或者是护教的言论,关于恶性批评的消息,就不应该发表。而我们修持的对象是身、口、意,若使这三业清净,才能远离烦恼,得大自在,

  • 比丘尼见了比丘为何要礼拜?以现社会来说,民主吗

    知义法师答:这个规矩是释迦佛兴的,称为八敬法,四分律第四十八是这样说的:佛告阿难,今为女人说尽形寿之不可过法,若能行之,即是受戒。何等为八?一百岁之比丘尼,见新戒之比丘,亦应起而迎逆礼拜,敷净座请坐。若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戒本未加解说,不过法华经提婆达多

  • 彿陀何不以法力度尽众生?业重众生不能得度,又何必说怨亲平等

    知义法师答:孟子说梓匠轮舆(木工),能与人规矩(方法、要领),而不能使人巧(熟练)。那么佛是以自觉成佛的方法,告诉一切众生,使其依法修行,必能远离烦恼,圆成佛道。这是一种不见其事,但见其功的心法,唯有实践力行,才能获得具体表现。 就我国的医圣华陀来说,也只

  • 急性盲肠炎求佛未必有效,求医则救,佛力不及医力?

    知义法师答:凡病皆由业力而生,所谓冰冻三尺,决非一日之寒。病的轻重,也是这样。人欲无病,应发心学佛,只要能依教行持,形端则影直,何病之有? 但急性盲肠炎,并非人人皆患,而患时求佛,须视其诚心的程度而定。若是求医,必须及时,否则,亦莫可奈何。倘能平时求佛,则

  • 佛教书中记载的奇异故事,是真的吗?怎么现在没有?

    知义法师答:这个问题,与时间、空间,以及众生的业力和理解力,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求证某种事物的真实性,必须要客观的以理论去推断,用其他的事物作比较,同时也要看记载故事人的身分,千万不能以未亲眼见到而不信,那是不正确的,因为众生的分别心太强,利害观念

上一页 1.. 8 9 10 11 下一页11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