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谕法师
  • 大法鼓经解义

      自序  说良心话,我不会写文章。只因为年老体衰,排不上别的用场,只好「瞎子戴眼镜─冒充读书人」。此所谓老马上磨坊,废物利用耳。  本来计划结夏期间写《大法鼓经解义》,无奈溽暑逼人,复以懒惰成性

  • 作佛的法将

    君子有成人之美。佛说,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希望大家和合一味,有人出来领导一项事情,千万一致拥护。同时,负责的人要任劳任怨,愈受挫折愈坚强,常住才能存在。离开这原则,不能和合一味,常住不能存在。 希望大家各自精进,不要小瞧自己。在末法时期,你是一员法将,

  • 六根清净,一心念佛

    这支香又要和大家讲几句话,希望大家静心地注意听。 说来说去,念佛法门总是要对治烦恼,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对治烦恼。只有这样才能往生。 不管什么烦恼来,总是尽量地念阿弥陀佛,用一声佛号系心。这样,任何烦恼都会慢慢地消逝。 经上说,其它的三昧,只能对治一种

  • 摄耳谛听,佛号不断

    今天因为时间有限,和大家总说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的修行方便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因为净念相继就是一心,都摄六根就是不乱。所以佛七期间,大家眼不可贪色,耳不可贪声,鼻不可贪香,舌不可说话,身不可贪触,意不可贪法。 我说不贪

  • 初学念佛必须计数

    初学念佛必须计数——智谕法师 学念佛的人,切忌散念,因为散念不能摄心,念成习惯,就难以收拾了。所以初学念佛,一定要计数。计数念佛,可能对大家不很习惯,而且很费力;但是,正因为费力,才能摄心。由于它费力摄心,念佛才有功效。不过,初念佛的人,不要拿念珠,拿念

  • 精进与调适

    精进与调适 智谕法师佛七开示 各人应尽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须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过,以致不能持久。 譬如挑担,只有八十斤的力量,不可勉强挑一百斤,又如短绳,不可取深井的水。 念佛时要把嘴巴张开,声音自然宏亮。要是不敢张开嘴巴,念佛就会感觉很累。 所谓调

  •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大家念佛七天,要不嫌辛苦,精进努力,希望大家都有得力之处。 打佛七是勇猛精进,克期求证,和平时念佛不同。平时念佛悠悠荡荡,佛七期间不可以。 我们准备佛七,可以使大家在解和行方

  • 持佛名号至诚忏悔

    佛说无量法门,可是这无量法门,有一个共同的功德,共同的功德就是──能消众生的业障。如果你们遇到有人说法,不能消众生业障,他无益于众生。 念佛法门消众生业障第一,经上说,持念佛名号,念念中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持佛名号,是仗阿弥陀佛的功德愿力。 经上又

  • 守护六根

    智谕法师:守护六根 今天讲守护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就是不叫它放逸。 先讲五根不要让它染五尘。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尘就是色声香味触。眼根不要染色尘,辨别它好看不好看,耳根不要染声尘,辨别它好听不好听,……身根不要染触尘,辨别它舒适不舒适

  • 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智谕老和尚: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佛七讲话 今天晚上佛七开始加香,希望大家精进念佛。以前四天的时间,我尽量和大家说修行法门,就是因为我看到大家差不多都是盲修瞎炼。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话,一定能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同时,你要是在一心念佛,也可以净除杂念。

  • 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1985年第三期第三天 今天和大家讲一件事情。前几天有一位居士和我谈话,我发觉他所谈的有偏差。可能各位当中也有这种情况,所以今天特别提出来和大家讲一讲。 各位静坐念佛,必须心念心听,清楚明白。那个境界就叫“一念不起”,一点杂念都没有,虽然没有杂念,常觉

  • 至心念至心听

    1985年第三期第四天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净,就是心无所住,乐的时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时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乐的时候,要不忘一个‘舍\\\\\’字;苦的时候,要不忘记一个‘忍\\\\\’字。苦乐是平常的事,凡、圣都要遭

上一页 1 2 3 4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