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法师
  • 安居讲法第二十讲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横

  • 安居讲法第二十一讲

    上周我们开始讲出离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个是我们心求往生的心很重要,二是对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厌离心、离心很重要。所以把厌离心和心求往生心两种心修起来,那是我们修净土的两个要节。在娑婆世界生存,本身就是要经过千方百计的营求,所以才能有这种生存。

  • 安居讲法第二十二讲

    在娑婆世界我们的烦恼非常深重,没有财追求财,因为这些欲望让我们自己受苦受难。我们现在处在苦海无边过程中,其原因也是我们的欲望太多。所以说今天修行要对治虚妄的贪欲,要认识我们自己为贪欲造了哪些业,受了什么苦。 我们要对治自己的嗔恨心,嗔恨心对我们的

  • 安居讲法第二十三讲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但坐此故且自见之。更相瞻视先后同然。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闇心塞意闭。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吉凶祸福竞各作

  • 安居讲法第二十四讲

    上一讲讲到由于愚痴不知道无常,所以当生死无常到来的时候,有的是父哭子,有的是子哭父。乃至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不知道生死无常的道理。兄弟之间也有这种情形,夫妇之间或夫哭妇,或妇哭夫,种种的情形。由于不知道无常,在人与人之间的情爱放不下,所引起的一种过患

  • 安居讲法第二十五讲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语,贯心思之,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今我众等,所以蒙

  • 安居讲法第二十六讲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伦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

  • 安居讲法第二十七讲

    佛言。其二恶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奢淫憍纵。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心口各异。言念无实。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入怨枉。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机伪多端。践度能行。知其形势。在位不正。为

  • 安居讲法第二十八讲

    上一讲我们讲到第三种恶主要是淫欲之恶。我们世间上业不消都是因为淫欲而来。在欲界的众生想解脱淫欲的苦恼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种淫欲的苦恼让我们在现世的世界里造下了很多恶业。而这些恶业呢,不仅仅是今生今世让我们受苦受难,到了将来堕落于三恶道,那时

  • 安居讲法第二十九讲

    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取与无节,众共患厌。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贫穷困乏,不能复得。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自赈给。耽酒嗜美,饮食

  • 安居讲法第三十讲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著财色,不能

  • 安居讲法第三十一讲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上面专门讲五恶。由业受苦无边。所以说在娑婆五浊恶世就是这样的艰难,没有别的道路。世间上要是有别的道路咱们还可以想,但这里没有。不

上一页 1.. 17 18 19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