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团赴香港 2005年4月中旬,省佛教协会办公室接到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发来的传真通知,安排正慈、见忍法师、朱建昌处长由中佛协组团前往香港参加宝莲禅寺开山百周年纪念活动暨方丈升座法会。接到通知后特别
僧众吃饭的地方叫斋堂,斋就是清净的意思。出家人饮食上的习惯,是完全吃素食,亦叫吃斋饭。即不吃肉类食品,只吃以蔬菜、豆制品为主的素食品。吃饭不叫吃饭,叫过堂。斋堂也叫五观堂。观就是观想,就是吃饭
身着长衫,肩挎香包,光光的脑门子,特别的耀眼,一看就是一个出家的僧人。当我行走在喧闹的大街上时,往往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在各种各样的眼神中,免不了总有些异样的眼神。在一些人眼中,有疑惑,也许还
应武汉市佛协之邀,我从黄石赶往武汉汉阳大厦,参加武汉市佛协成立50周年暨宗教和睦,社会和谐演讲决赛活动。对于开会,自上学回来这些年,参加了不少会议,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越来越不大愿意开会,对于开
说起印顺长老,后学也算是有缘。记得在法源寺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我站在当时住房的门口,看见卧佛殿庭院的中间有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旁边有几位法师,我一眼便看出是台湾的印顺长老。当时还很纳闷,怎么
借用红塔山集团做的一句广告词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因为它能表明我对这次东方山弘化禅寺首次结夏安居的感想。 结夏安居,是我们佛教界僧人持戒的法门之一。近代因国家及其政局的动荡不定,致使佛教兴衰多
出行匆匆 宝岛台湾的风光和佛教,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个佛教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僧青年。两年前,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老师的推荐下,得到法鼓山圣严长老之邀,拟赴台进行佛教教育文化交流,但因
人世间的无常,总是要带给人们心灵上许多痛楚。这篇纪念性的文章,作为苏老居士的追随者,很早就想写的,今天总算如愿。 苏老居士可以说是我学佛的启蒙老师。在东方山上,从1983年至1988年期间,我都一直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弘化禅寺,有大酉宫(东房)、崇福宫(西房)、隆兴宫(中房)。一般叫东、中、西房。据老法师们说是清代中后期的建筑物。如果把弘化禅寺现代硬件建设,即工程修建、改建在时段上来加以区分
——记重庆大足石刻之印象 2004年11月30日上午,我们一行6人,在重庆双桂堂身振大和尚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川东佛教圣地大足宝顶山。一路上,由身振大和尚作向导,因为我们的车子是从武汉开过来的,司机对重
(随中佛协代表团赴韩参加第八次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釜山大会和随喜团参访韩国各大宗团寺院见闻录) 2005年10月23日晚上,中佛协在北京展览馆宾馆,召开第八次中日韩佛教友好交流釜山大会组团会议。会上一
美国的西部,交通网络十分的发达,人们出行都是用车代步。中国古人云:安步当车,晚食当肉。这是古代中国人一种自足、惬意的人生境界!表明了对于外在的物质生活的不动不顾。不过,古今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次
印泉法师自接触佛法以来,研习大乘经典。一门深入,不间断的通过网络专听祖师大德、大善知识所讲的《净土经典》、《华严经》、《金刚经》、《楞严经》等经典。蒙台湾光德寺方丈,世界华僧会会长,净心长老慈悲传付临济宗第四十三世法脉,赐名慧辩。
正如法师,福建福安人,生长崇佛世家,佛缘深厚,童真入道,依智参禅师剃度,习规矩法器佛经典籍,闻思修精进,杂务劳作勤恳。1981年在福建鼓山佛学培训班学习。1981年冬在福州涌泉寺受三坛大戒。为临济正宗第45代传人。1988年受请为本焕老和尚秘书。2000年受邀赴美国弘扬佛法。2001年主编美国佛教联合会会刊《法炬》杂志,致力于推动佛教走入美国主流社会。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夫诸法实相,本自如如,无无明,亦无非无明,无法性,亦无非法性,奚必待破而始见?乃众生拘于习气,妄自思议,而初研教理者,又非如是不足以开悟,故随宜而申其说。
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为人抽钉拔锲,解粘去缚而已,皆破执之具也
学佛所应修学的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增上学;而比此三学更根本的要素,就是具足信心。因信心是从信解而成立的,不论在家或出家,若对佛法有真正的认识,便会产生恭敬诚挚的信心。由此信心,才可把佛法接受过来而依之修学。故佛法的基础在戒定慧三学,而比三学更要的条件,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那!”州于言下悟理。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了无疑义矣。权者,如来俯顺众生之机,曲垂方便之谓也。实者,按佛自心所证之义而说之谓也。顿者,不假渐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谓也。渐者,渐次进修,渐次证入,必假多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