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
  • 十二、欲与离欲

      十二、欲与离欲  一 「欲」是什么  「欲」是什么,一般佛教界(通俗的佛教),缺乏明确的界说。有说是欲望;有解说为难填的「欲」壑。不问欲是什么,总之是都把欲看作可咒诅的、应厌离的。当然,「离欲」

  • 第十二章 性空大乘之传宏

    第十二章 性空大乘之传宏 第一节 龙树师资事略 龙树菩萨出,大乘佛教乃入于新时代,释尊入灭以来,未之有也。 菩萨生南印之婆罗门家,天聪奇悟,事不再告,于吠陀等世间学艺,靡不练达。尝与契友三人,骋情极欲以为乐,潜入王家,秽乱宫廷。事觉,幸免于难,乃悟欲为苦本

  • 第二册 上编 第三章

    第三章 方便道之发展趋向 第一节 六念法门的演化 四不坏净catva^ro-abhedya-prasa^da与六随念s!ad!-anusmr!taya,是适应随信行s raddha$nusa^rin,特别适应在家弟子的法门。这是重信s raddha^、重福德pun!ya 的,在信与福德的修行中,导向菩提,与般若prajn~a^相

  • 第十二章 结论

      第十二章 结论  第一节 经律为主的圣典结集  原始圣典──经与律的次第集成,上来已分别的加以论究。然圣典的集成,并没有终了,这只是过程中的一大段落,圣典还在延续的发展成立中。所以再对过去(原始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文殊师利法门  第一节 有关文殊菩萨的教典  第一项 文殊教典略述  文殊师利,唐译曼殊室利Man~jus ri^,义译为溥首、濡首、软首、妙德、妙吉祥。在初期大乘佛教中,文殊师利是有最崇高威望

  • 佛在人间 十三

      十三、佛教与教育  佛教是宗教,但与一般神教,是不相同的。他不只是要你信仰,而更要你修学,所以信佛也称为「学佛」。佛教是着重修学的,所以克实的说,佛教是一种教育。佛所教的是什么?要我们学些什么

  • 第十三章 笈多王朝之佛教

    第十三章 笈多王朝之佛教 第一节 王朝之盛衰与佛教 乘南北朝之衰,中印民族得徐徐恢复其势力。佛元七百零八年,有旃陀罗笈多者,出孔雀王朝名臣之裔,创立笈多朝,都阿逾陀。子沙母陀罗嗣立,统一五印,一时国力充实,文事大启,上追孔雀王朝之盛也。初,印度之语言文

  • 第二册 中编 第一章

    中编 「大乘佛法」 第一章 泛论普及而又深入的大乘 第一节 崇高的佛陀与菩萨僧 西元前一世纪中,「大乘佛法」以新的姿态,出现于印度。「大乘佛法」是以发菩提心,修菩提行,成就佛果为宗的。发心、修行的,名为菩提萨埵,简称菩萨bodhisattva;修行到究竟圆满的,名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华严法门  第一节 华严经的部类与集成  第一项 汉译的华严经部类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在中国的汉译中,是一部大经,被称为「五大部」之一。『华严经』在中国,经古德的

  • 佛在人间 十四

      十四、发扬佛法以鼓铸世界之新文化  一 佛法与世界性  太虚大师圆寂以来,快要十五年,他创办的海潮音,更是满四十年了。教难国难,还是那样严重;世局人心,还是那样混乱!这对于以「革新僧制,净化人

  • 第十四章 虚妄唯识论

    第十四章 虚妄唯识论 第一节 无着师资事略 无着以弥勒为师,世亲为弟子,创开唯识一宗,于瓦玉杂糅之后期佛教中,精严明净,胜余宗多矣!无着兄弟三人,北印健陀罗之富娄沙富罗(今之白沙瓦)人,无着其长兄也。真谛传其初于萨婆多部(或云化地)出家,修小乘空观,久而无

  • 第二册 中编 第二章

    第二章 大乘「念法」法门 第一节 十法行 方便道的六随念s!ad!-anusmr!taya法门,大乘经中分别论述的,有『摩诃般若经』,『大般涅槃经』,『虚空藏经』等,可说并不太多。然分别阐扬的,如「念佛」法门,就是「大乘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修行了。念smr!ti是忆念,明记不

上一页 1.. 15 16 17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