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空法师
  • 61 白鸽的恐惧

    61白鸽的恐惧 《阿婆檀那经》中有一则动人的故事,发人深省: 静谧祥和的祇园精舍,千二百五十位弟子神色肃穆恭敬地聆听佛陀的教诲,和风徐徐地吹,枝上的叶子轻轻地颔首称是,仿佛领纳佛陀的深深教义,谁说草木无情?美妙的音声从佛陀的唇齿间缓缓地流泻而出,弥漫着祇园,覆盖着天地。佛陀说: 「弟子们!你们对宇宙人生的奥妙真谛不仅要如是我闻,更要信受奉行,付诸实践呀!」 弟于们欢喜雀跃,一一作礼佛陀而去。宽广的祇园精舍剎时回归一片空寂。佛陀敛目静坐,进入甚深的禅定。天边的夕阳逐渐地

  • 62 采莲的人

      62采莲的人  《大智度论》中有一则饶富趣味的故事:  祇园精舍的莲花池里,栽种了各种颜色的莲华,靛青如蓝天,雪白如绵絮,澄黄如雏菊,嫣红如桃杏,清香四溢,柔软可爱。  清晨的阳光照在莲华池上,

  • 63 佛像与大磬

    63佛像与大磬 大雄宝殿内,一尊铜制的佛像稳重地端坐在金刚座上,庄严的法相仿佛佛陀昔日三十二相的再现。佛像精致的雕工,匀称的五官六根,巧夺天工,可以想象当初离刻师的独运匠心。 大殿内法会如序的进行,虔诚的檀那信徒呈献香花灯烛、七宝琉璃等诸供养,维那敲击大磬高举梵腔,梵唱悠悠,向佛陀表达衷心的礼赞,佛像慈眉善目,俯视着匍跪在蒲团上的佛弟子,宛如佛的真身。 暮色悄悄地向大殿笼罩,善男信女手提竹篮,鱼贯走出寺院,心开意解地各自返家。大殿从白日的热闹渐趋宁静,佛前的一对长明

  • 64 最尊贵的头

      64最尊贵的头  夏天的印度,气候燠热,大地蒸出一层层油腾腾的焜气。从四月十五日开始,僧侣们便结夏安居,不出外托钵行化,一心办道。近三个月来,有不少人因为精进用功夫,证得阿罗汉果位。七月十五日,

  • 65 神通何价

      65神通何价  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师指点,能够深入佛法的堂奥。两个人跋山涉水,芒鞋踏遍了岭头云

  • 66 不老的生命

    66不老的生命 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王发现国家的老人人口众多,老人既没有生产能力,子女为了照顾老人反而要付出额外的辛劳工作,老人是社会经济、医疗、食物的负担,国王决定拿出魄力,做破斧沈舟的骇世革新。 国王对全国颁布命令: 「老人不但没有劳动力,并且浪费社会的粮食,削减国家的竞争力,老人是我们国家的累赘。家中凡是有老人的,一律送到荒郊野外任凭他自生自灭。从

  • 67 蜘蛛之丝

    67蜘蛛之丝 在印度有一个江洋大盗,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残,杀盗淫掠,世间上的恶事无不做尽,官府于是下令缉拿,要将他绳之以法。犍陀多亡命天涯,躲藏官府的追捕,白天隐匿在荒陬野外,夜晚才潜出觅食,餐风饮露,仿佛惊弓之鸟,每天过胆颤心惧的日子。 全国贴满了犍陀多的绘图,一定要把他捉擒到案,接受法律的制裁,犍陀多只好躲到深山黑林之中。一天,他悄悄地跑到一个村落,想要偷窃一些食物,以疗治辘辘饥肠。他潜进鸡舍里面,身手矫健抓了一只又肥又壮的老母鸡,迅速敏捷地夺门而出,一脚跨出摇摇欲

  • 68 黄金毒蛇

    68黄金毒蛇 佛陀带着阿难四处行化,一日清晨,走到一座村庄,正逢收割季节,放眼望去,一片稻海,阳光照射在粒粒饱满的稻穗上,映烁着黄金色的光芒。和风徐徐吹拂,稻浪翻腾,好似一波一波的江涛,向佛陀恭敬地颔首礼拜。一阵阵的稻香,随着轻风的飘扬,空气中糅和着淡雅清馨的甘甜。远处偶而传来几声鸡鸣狗吠,村庄上的妇女正迎接着忙碌的早晨,炊烟袅袅,桑园竹林,仿佛世外桃源。 阿难入村托来钵饭,服侍佛陀用过早斋,洗完钵盂,在垅丘的石头上稍事趺坐。这时村庄内的壮丁,纷纷荷着耒耜到田中去耕作,

  • 69 母亲的心

    69母亲的心 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母子身影相吊,相依为命,走过艰辛坎坷的日子。儿子长得温文儒雅,才学出众,深获大家赞扬。岁月推移,儿子已经到了立业成家的适婚年龄,上门来提亲说煤的人络绎不绝,把门槛都快踩平了,但是儿子眼光高,没有中意的对象。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儿子年轻的心被一位标致的姑娘虏获了,二人坠入再世的情网,浓情蜜意,片刻无法分离。一个柔和月夜,儿子终于提出勇气,向心爱的姑娘提出结婚的愿望: 「你愿意嫁给我为妻子,和我携手组织家庭,共创未来的

  • 70 粒米大如山

    70粒米大如山 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既没有儿女,也没有谋生的技能,羸弱多病,只好乞讨过生活。他们不仅家贫如洗,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栖身在废弃的牛棚里面。他们唯一的财产是身上那一件经年累月不离身,又脏又破、不曾洗涤的衣服。老夫妻听说佛陀带着一千二百五十位的圣弟子,到当地来接受供养。夫妻俩着急地商量着: 「佛陀是世间稀有难得的第一福田,如此难遭难过的因缘,我们绝对不能错失,总要想办法凑出一点东西去供养。」老先生病瘦的脸庞洋溢着难得的奕奕神采。 「可是我们实在太穷

  • 71 诵经八折

    71 诵经八折 有一位信佛虔诚的老居士,专修净土法门,平时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不断,一心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感受到自己时日不多,大限之期即将来到,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殷殷嘱咐: 「我就快要死了,谢谢你们平日对我的尽心孝养,我希望你依照佛教仪式送我最后一程。我死以后,你一定要礼请寺院的法师来为我诵经助念,引导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说完安详地盍目而逝。 儿子哀恸欲绝地办理父亲的丧事,并且遵循老父的遗言到寺院请来法师为父亲举存佛事,儿子自奉俭约,悭吝成性,想到这丧葬佛

  • 72 没有良心

    72 没有良心 公输般是中国有名的工程师,也是工匠的祖师。他的一双巧手,可以制造出防卫敌人攻城的云梯,更能制造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种种用具,他拥有精湛的工巧明。 公输般巧夺天工的技艺闻名遐迩,吸引天下许多的青年潮涌而至,拜投在他的门下学习一技之长,但是公输般严峻的门规,心性脆弱的年轻人纷纷的知难而退,最后只剩下二、三位老成笃实的弟子。公输般全心全意地调教硕果仅有的入室弟子,想把一身的绝学传授给他们,尤其是憨厚耐劳的小徒弟,更是倾囊相授,视为传人。 由于人手的短缺,工

上一页 1.. 5 6 7 8 下一页8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