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步红尘 第五十八集 [ 89.06.09华视播出 ] 世间人都是因为心有疑虑、放不下, 故不能知而立行,所以,我们若能看破、放下, 必能有勇气、有决心地实际去执行。 【 惟觉谈禅 】:如何知而立行? 问题一 如何克服知道却做不到的毛病? 老和尚开示: 佛法中,有所谓「
自在步红尘 第五十七集 [ 89.06.02华视播出 ] 如果我们要解冤释结,不要冤冤相报, 只有从我们本具的佛性契悟: 佛性是平等的,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自然而然我们的心结就能够恢复平静。 【 惟觉谈禅 】:真正的财宝-清凉 问题一 如何灭去瞋火,从佛法中得到
自在步红尘 第五十二集 [ 89.04.28华视播出 ] 佛法说,一切诸法皆是仗因托缘、互相依存而生, 必须和合才能够成就新的契机。 【 惟觉谈禅 】: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问题一 在现代家庭中如何做好分工合作? 老和尚开示: 成立家庭,首先必须有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
自在步红尘 第五十一集 [ 89.04.21华视播出 ] 佛法讲:「没有天然的弥勒,自然的释迦」, 意思是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一番勤苦的耕耘,才会有所收获。 【 惟觉谈禅 】:如何获得真正的成功 问题一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老和尚开示: 佛法讲:「没有天然的弥勒,自然的释迦
自在步红尘 第四十九集 [ 89.04.07华视播出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亲共同的期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比别人更优秀, 能够出人头地,好为自己争口气。 然而,对儿女过高的期望,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儿女身心极大的压力。 【 惟觉谈禅 】:理想的教
自在步红尘 第四十七集 [ 89.03.24华视播出 ] 若能经常保持正念,不受外界环境所影响,心便得到宁静, 身心能协调,疾病就不可怕,死亡更无可畏惧。 进一步正信因果,把这念心收回来,达到六根归一, 即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最后就能达到究竟寂灭的最高境
自在步红尘 第四十六集 [ 89.03.17华视播出 ] 能悟到这一念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 这一念心具足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无量的神通妙用, 安住在当下这一念心上才是自己, 这样子才是我们真正美丽的一种人生。 【 惟觉谈禅 】: 面对疾病 问题一 如何看待疾
自在步红尘 第四十五集 [ 89.03.10华视播出 ] 能悟到这一念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 这一念心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无量的神通妙用, 安住在当下这一念心上才是自己, 这样子才是我们真正美丽的一种人生。 【 惟觉谈禅 】: 美丽与缺陷 问题一 如何克服因
自在步红尘 第四十二集 [ 89.02.18华视播出 ]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情, 都透过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定力, 把整件事情看得很清楚,谋定而后动, 如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被假象所蒙骗, 一定都能将事情做得非常好,而且还很圆满,很成功。 【 惟觉谈禅 】: 如
自在步红尘 第四十一集 [ 89.02.11华视播出 ] 在这个世界上, 一切的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绝对的境界。 【 惟觉谈禅 】: 好意与关心为何会造成困扰? 问题一 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与人意见相左时,该如何面对,才能避免彼此的关系恶化? 老和尚开示: 在这个世界上
自在步红尘 第三十五集 [ 88.12.31华视播出 ] 要能不犯偷盗罪, 这念心就得时时保持觉性, 不攀缘、不执着,慢慢练习,心念会愈来愈清净, 最后必定能够得到解脱。 【 惟觉谈禅 】: 佛法对钱财的看法 问题一 就佛法的观点,是否允许积蓄私房钱? 老和尚开示: 佛法对
自在步红尘 第三十三集 [ 88.12.17华视播出 ] 佛法中所说的因果其实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 知命则能立命,明白了这些道理, 便能了解命运、创造命运。 【 惟觉谈禅 】:如何看待及创造命运 问题一 人对于未来的无知与恐惧往往成为有心人设立陷阱的机会,尤其许多
法清法师,1969年出生于闽南。1983年出家,1989年毕业于厦门闽南佛学院后留校任教。1993年在任教之暇,携诸友创办佛光书画社。恭请高僧妙湛老和尚出任社长,自任秘书长。籍书画之梁广度有情。1994年被公派前往巴西传教。两年期满回国后云游华夏名山大川 1998年于陕西终南山结庐深居。
明真老法师俗家姓赵,名哲,出家后法名明真,号真慈。他是湖北省荆门县人,1902年出生于荆门县乡间的农村家庭。二十三岁时弃职舍家,投入武昌莲溪寺,依圆安法师座下剃度出家,时为民国十三年(1924年)。落发翌年,到湖南南岳祝圣寺受具足戒,戒师是越尘老和尚。明真老法师一生以从事僧侣教育、培育佛门人才的时候居多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夫诸法实相,本自如如,无无明,亦无非无明,无法性,亦无非法性,奚必待破而始见?乃众生拘于习气,妄自思议,而初研教理者,又非如是不足以开悟,故随宜而申其说。
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为人抽钉拔锲,解粘去缚而已,皆破执之具也
学佛所应修学的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增上学;而比此三学更根本的要素,就是具足信心。因信心是从信解而成立的,不论在家或出家,若对佛法有真正的认识,便会产生恭敬诚挚的信心。由此信心,才可把佛法接受过来而依之修学。故佛法的基础在戒定慧三学,而比三学更要的条件,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那!”州于言下悟理。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了无疑义矣。权者,如来俯顺众生之机,曲垂方便之谓也。实者,按佛自心所证之义而说之谓也。顿者,不假渐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谓也。渐者,渐次进修,渐次证入,必假多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