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真法师
  • 至心忏悔文

    至心忏悔文 明真法师 夫玉之美也,不能无瑕,圭之白也,不能无玷,而况人乎!故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然改过之道无他,忏悔而已矣。忏悔之法多端:有对首焉,有作法焉,有无生焉。随修一法,皆可出欲海,离爱河,而到无漏之彼岸也。盖天赋正气于万灵,

  • 除习务尽勿再发生说

    除习务尽勿再发生说 明真法师 修心非难,修心而能除习者实难;除习非难,除习而能务业者实难。盖人之初生,本具清明之性。然有清于始而不清于终,明于暂而不明于常。其故何哉?嗜欲攻其外,美恶动于中也,是以求苦而舍乐。夫求苦而舍乐,岂人之本性哉?习有以宁之矣。

  • 致曹劲松(能证)函

    致曹劲松(能证)函 明真法师 (一) 劲松同志: “四人帮”的十年浩劫,实中国土地亘古未有的奇祸。我们今天还能鱼雁往还,倾诉衷曲,真应该放声大笑,翩翩起舞。 我今年虚岁七十七了,眠食俱佳,平安无事,望无垂注。死后变牛变马,一任业缘。只是眼前光阴虚度,于己于世

  • 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

    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 明真法师 天下之事多矣,未有不由己者。善者己也,极其善,则为尧舜禹汤。恶者己也,极其恶,则为桀纣幽厉。前无御者,欲圣则圣;后无挽者,欲凡则凡。世人果明此理,则证涅槃、堕地狱,无不由己也。所谓圣凡在我,而由人乎哉。彼妄人一时之毁

  • 明真法师致陈居士函

    明真法师致陈居士函 陈居士: 清静在自家心里。心里清静,在家里清静,在寺内也清静;心里不清静,在家里不清静,在寺内也不清静。你是一个很好的人,信心很好,就是不懂佛学。现在你讨厌家里不清静的心,羡慕寺里清静的心在哪里?心能支配你的行动,使你厌喧求静,说明

  • 致大定法师函

    致大定法师函 明真法师 大老: 近来如何?犹日作街头健步,晚间默诵阿弥陀佛佛圣号么?肉体总是会消灭的,心,似乎是死不了的。世人贵身而遗心,损失太多。愿加紧念佛,莫作儿戏。茶已吃了一半,还未写个“谢”字,未免太那个了。北京比较凉爽,能来度夏么?除行动迟钝外

  • 《心经》的探索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探索  明真法师  一、题解  般若,译智慧。在经论中主要是指证悟真如涅槃的智慧。结合《心经》,即是证悟五蕴皆空、 诸法空相、 究竟涅槃的智慧,这在我国口用的智慧一词中,

  • 南岳呈文

    南岳呈文 明真法师 为呈请惠颁布告,保护名山教育由: 属寺院祝圣寺于唐为弥陀台,僧承远住持,在中国佛教史上奉为莲宗二祖。代宗南飨礼之子,扬名般舟道场,柳宗元弥陀和尚碑,吕温南岳大师远公塔铭,皆为承远作也。武宗汰佛法,寺废。马氏王楚改为报国寺。宋为神宵

  • “想”的探索

    “想”的探索 明真法师 小乘有部立四十六心所,认定佛是别据受、想想所建立五蕴中的受蕴、想蕴的。行蕴,以思心所为主;其余四十三心所,亦行蕴摄。受、想两心所,究具有什么特点?佛为什么要别据这两个心所建立五蕴中的受蕴、想蕴?在“俱舍论颂”的“公别界品,,里

  • 净除妄念方是真修说

    净除妄念方是真修说 明真法师 天下不治,由人心不净;人心不净,由妄念不除;妄念不除,由止观不修。故欲治天下,则必净人心;净人心,则必除妄念;除妄念,则必修止观。此事所必至,理有固然者也。诚以妄念,为万恶之源,众祸之首。可以丧人法身,可以失人性命,可以损人善

  • 佛法以因果二字为关键

    佛法以因果二字为关键 明真法师 释迦如来,尘点劫前,送灭五住之烦恼,脱二种之生死,圆万德备三身,而成正觉。而又降兜率,人皇宫,托胎出胎,出家成道者,良以一切众生,不知因果,受种种之苦耳。世出世间,因果而已矣。因非果不显,果非因不成。有因无果则空,无因有果

  • 礼拜华严发愿文

    礼拜华严发愿文 明真法师 古之所谓真圣贤大豪杰者,莫不各有其所愿也。是以齐家治国,觉世化民,孔子之所愿也;幼学壮行,存心养性,孟子之所愿也;普渡有情,同登觉岸,释迦之所愿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之所愿也。名虽有儒、释之不同,而心有所向,志有所趋,高山巨

上一页 1.. 5 6 7 8 下一页8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