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
  • 禅修要放弃一切成见 禅修要放弃一切成见

      禅修,重在这个修字。修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上的修,一是心理上的修。如果只修改行为,却不调整心理,实际上是修外不修内,依旧没有变。  禅修要放弃一切成见,为什么心理也要修?比如,幼儿的心理比较天

  • 修白骨观可以对治贪欲 却不能太极端 修白骨观可以对治贪欲 却不能太极端

      观身不净是佛陀初转法轮时讲述的法门。不净观有多种,其中一种称作白骨观。这种观的逐步形成,对不善调节者而言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在完全可以把握的范围中,此观会成为大乘人修行的直接动力。  白骨观是观

  • 走偏的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讹误半世纪 走偏的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讹误半世纪

    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以其至诚的悲心、深广的思想、卓越的见识、高超的信仰和独到的贡献对近代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师的一生,颇有不与万法为侣古风,其人出现于世,颇像太空的彗星,出现之时,光芒万丈

  • 舍命为争取宗教信仰的弥光老和尚 舍命为争取宗教信仰的弥光老和尚

      弥光老和尚诞生于1912年,湖南衡阳人。自幼天资灵秀,父母极为怜爱,举家水运买卖生活器皿为业,往返湖南、湖北之间。十四岁逃离俗家为僧,被父母逐回。三十四岁正式剃度,法号弥光。三十九岁于广东云门寺亲近虚云老和尚,随侍左右,历练身心,苦行禅修,从不懈废。

  •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末学问:顶礼法师,感恩法师!末学只想问如何把佛教与科学的棱角进行消磨的问题。众所周知,佛教发源于古印度,而且受古印度影响很大。这样的话,使佛教跟科学会有一定矛盾的,比如地水火风四大种性,比如因

  • 禅宗是“无门关”,应从哪入门呢? 禅宗是“无门关”,应从哪入门呢?

    网友:请教师父,我去禅寺,总听法师们讲禅宗是无门关。真的连门都没有吗?那我从哪儿入门呢?  明贤法师:禅宗无门为法门,是说它是一切现成的,本来是空相。了解本性的空,就是入门。本性没有分别的相状,无

  • 勿在背地说人坏话! 勿在背地说人坏话!

    切勿背地说人坏话!经验证明,从来没有哪句背地说的坏话不被捅穿,从来没有背地坏话能永远存在于背地。背地坏话改作当面劝人,便是诤友善言,背地传递便是交恶。做诤友得直心,可以入道;交恶则得怨愤,住于幽怨。人无直心,学问无用;

  • 怎样才能够使“疑”有力度? 怎样才能够使“疑”有力度?

    问:  师父好!参话头时,能够有一段时间停留在不去思维的类似于不明白的状态中,但是这种疑的力量却十分微弱,不知道该怎么样能够使疑有力度?感恩师父!明贤法师答:  疑不需要力度,力度太大了,就疑不下

  •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平时多呢?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平时多呢?

    问:  师父好,为什么我打坐的时候,反而觉得心里的念头比我平时生活中多很多?心很乱,有的时候都坐不下去了?明贤法师答:  《楞严经》里讲,一间黑房子里射进一条光柱,你会发现光柱里群尘乱舞。之前你还

  • 玄奘大师扬威异域立论高明一字不易 玄奘大师扬威异域立论高明一字不易

      《史记》记载, 吕不韦辑成《吕氏春秋》后,在咸阳城发布公开,同时高悬千金,宣布有人增损一字即可获得千金赏赐,留下“一字千金”之名。在佛教历史上也有一桩类似盛事,而且过程更加惊心动魄,主人公是唐代高僧玄奘大师。

  • 修行人对人生的三点理解 进入禅修境界的重要常识 修行人对人生的三点理解 进入禅修境界的重要常识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有三点必须要提:无常 第一点是人生的“无常”的特质。无常的实质是变动不居。“变”是人出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根本特质,我们摆脱不了,它使我们很痛苦。

  • 从古到今僧服都未曾改变 为什么说僧服是无价宝? 从古到今僧服都未曾改变 为什么说僧服是无价宝?

      维持世道,挽回人心,这是佛教的宗旨。近世人心,如狂流归海,愈趋愈下,直至今日,衣食住行更是无时不向奢侈路上迈进。有人说,这是潮流进化,人民幸福。佛教认为,如是进化,贪欲增胜,非但不是令人民增幸福,乃是驱人民入苦海。佛教不随此贪流入海,而教人返流归源

上一页 1.. 9 10 11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