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法师
  • 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

    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 前言: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佛教的弘法途径却呈现出众多文化品类。如:书画、雕塑、音乐、艺术品、出版物等等。那么,宗教、佛教、文化这三者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在佛陀创立佛教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佛教确实承担着作为

  • 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

    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 12月1日是先恩师、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禅寺、静安寺、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圆寂15周年纪念日。当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玉佛寺举行真禅长老圆寂十五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民宗委

  • 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

    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宗教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各项硬件建设相配套,宗教文化建设事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宗教媒体,作为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窗口和弘扬优秀宗教文化的主要媒介,为宗教文化事业

  • 恩师真公上人礼赞

    恩师真公上人礼赞 时维佛历二五五四年冬月,悲逢当代高僧真公禅上人示寂十五春秋。十五忌日,伤心又逢,泪作江河,倾注四海。大德凋零,高僧日寥,一代宗师,仁厚长者,遗德高风,千古传流!常寂光中,关切依旧;净土国里,慈祥安然。娑婆有愿,四众共祈:佛光遍照,大愿悉成

  • 寻找心灵回归的港湾

    寻找心灵回归的港湾 在冬季最寒冷的时节,窗外下起了雪,纷纷扬扬绵绵不绝。这场雪,足以覆盖上海——这一座大都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条缝隙、每一个人的心。 街道旁、公园里,申城不少市民推雪人、滚雪球、打雪仗,兴高采烈地分享着洁白的快乐。在寺院的一角,偶

  • 重视精神慈善的力量,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以上海玉佛寺为例

    重视精神慈善的力量,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以上海玉佛寺为例 觉醒 慈善,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佛教历来有致力于慈善公益来利益社会、回报社会的传统。佛教慈善以其无私的济世思想引导和调节道德行为,对每个不幸者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这种关怀和帮助不

  • 广行四摄,利他奉献

    广行四摄,利他奉献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 1. 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舍财物。布施,不光是指钱财、物质、医药的财施与拔济怖畏的无畏施,

  • 心念纯净,行走世间

    心念纯净,行走世间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导致乱象丛生,上下、同侪、群我等伦理人际关系失序。生存在这纷乱无序的世间,应该本着怎样的心念为人处世呢?如下五点可资参考: 一、对世间不望益我。现代社会大多以利为导向,养成利益薰

  •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管住自己那颗驿动浮躁的心,是开展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佛学又称为治心之学,佛经上经常用各种

  • 珍惜拥有,活在当下

    珍惜拥有,活在当下 深山一座小庙里,供奉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庄严而灵验。专程前往祈祷、许愿者众多,香火特别旺盛。寺院里只有一位看门的老和尚,看见坐在台上的菩萨太辛苦了,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够分担菩萨的辛苦。 有一天他在礼拜

  • 佛教的万法缘起思想

    佛教的万法缘起思想 缘起法是佛教思想的精髓,佛教缘起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还是属于生命界的,都无一例外地由种种关系结合而成,离开了各个结合的关系,事物或现象将无法生成。就拿黄豆的生长和成熟来说:黄豆种子是主因;水土、阳光、

  • 常怀一颗平常心

    常怀一颗平常心 关于修证悟道,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段精辟的语录:“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平和的心态能消除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脚踏实地

上一页 1 2 3 4 ..7 下一页7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