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诠法师
  • 当师父“金刚棒喝”时,弟子该如何“接法”? 当师父“金刚棒喝”时,弟子该如何“接法”?

      初学应尊师重道。  古人遵崇师命不违,师若训若斥,有所教诫,尽命不违抗,故能成就道业。  于师生瞋生恼,便成障道法。  只要有理,师友中当一一听之,于道为增上缘。  师友中一言一行或顺或逆,听

  • 度化众生与向人攀缘是两码事 度化众生与向人攀缘是两码事

      现世之中未证菩提间,  愿无内外障难恶缘等,  恒常遇逢最妙善知识,  所修善事行愿速成就。  有些人烦恼特别炽盛,心不向道,向外攀缘,讨好居士,自以为在度化众生呢!其实早就被情执所染污,被欲

  • 你知道吗?出家之后还得出家 你知道吗?出家之后还得出家

      莲池大师说:人初出家,虽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为因缘名利所染,遂复营官室,饰衣服、置田产、蓄徒众、多积金帛、勤作家缘,与俗无异。  好心出家者,快须着眼看破,曾见深山中僧,一出山来,

  • 界诠法师送给想完美摆平手头事的人几句话 界诠法师送给想完美摆平手头事的人几句话

      佛陀为何要出现人世,为何要说法如此之多!  因为众生烦恼太多了,造业不息,轮回不止。众生的执着太深了。众生的情感欲望无有穷尽,即使已经知道执着的过患,但依然无法释怀。  有的人迷于色相、情欲,

  • 去寺院听佛法,就像给缺油汽车加油 去寺院听佛法,就像给缺油汽车加油

      修行,不是说修一下子马上就能够成就,我念佛念了好久了,诵经诵了好久,就能解决;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业障太多太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智慧、耐力去跟它对抗,慢慢地磨练。所以说有智慧,我们自己才

  • 学佛者快来自测:信心四阶段,你在哪个阶段? 学佛者快来自测:信心四阶段,你在哪个阶段?

      学佛首先要有信仰。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为随顺义,信才随之,不信则不随。信敬慕义,尊敬仰慕。信有多种:  1、不信  不信己和他,己有佛法可修成,佛已成。  2、疑信  疑己和他,一

  • 不下狠心玩决裂 人难戒掉旧习惯 不下狠心玩决裂 人难戒掉旧习惯

      我明白一个道理,众生的执着,对世间尘缘的眷恋,深如巨海,绝不是因为他听到微妙的佛法,就能一下子改变过来,绝不因为他浅显的修行就能解脱出来。  一个人对某件事物和与人的情感,如果不是下决裂的狠心

  • 空虚度日者要明白 生命短暂不容浪费 空虚度日者要明白 生命短暂不容浪费

      生命是脆弱的、无常的,求生有时不能如愿,求死有时亦不能随心。  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庆幸每天能起来,生命还在延续。庆幸能听闻佛法,庆幸能依法修行,庆幸能为众执劳。每天能看见这么多道友,看见那

  • 为啥你求佛菩萨,他们却不显灵? 为啥你求佛菩萨,他们却不显灵?

      凡夫众生,你要一直精进的比较困难,一段时间会很精进,出家人也是如是,在家居士也会这样。出家人一生都住在寺院里,天天那么精进他很难,一段时间,他就会懈怠,乃至会退道心。那么居士修道呢,刚到寺院来

  • 皈依佛门有条件限制吗? 皈依佛门有条件限制吗?

      什么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说我皈依没吃素,能不能皈依?  在印度佛住世时,乃至经典所讲的吃素叫持斋,它不叫吃素,叫斋,而不叫素。这个素食,已经有一千六百年了,在中国佛教这个历史的过程当中,已经成为

  • 这些你习以为常的事 都是佛教的悲哀 这些你习以为常的事 都是佛教的悲哀

      界诠法师,1959年生,福建天姥山平兴寺住持。毕业于中国佛学院,依止圆拙律师学习戒律,成为当时广化寺学戒五比丘之一。曾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省政协委员、莆田广化寺监院。1991年起隐居于太姥山平兴

  • 心甘情愿就不会抱怨 心甘情愿就不会抱怨

      有多少事,是每个人心甘情愿的呢?孩童时代想尽情地玩,有时受大人的制约。如果不制约就会出危险。如玩水是小孩的天性,因无人管而出了人命。叫小孩不玩,小孩心不甘情不愿。  读书,有些小孩贪玩,不上学

上一页 1.. 5 6 7 ..11 下一页11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