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煜法师
  • 从性情的调适看修行法门

    从性情的调适看修行法门 从性情的调适看修行法门 性情的界定 性的了别 情的现行 从气脉看性情 楞严经 性情的调适 悟性的提升 知性的克制 气脉的对应 心法的对应 佛陀的说法 感性的提升 心法的对应 情感的奔放 情欲的克制与满足 净土对情欲的态度 情欲的分类

  •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引言 三无漏学 四清净明诲 以证慧为主的道风 但是严谨而非刻薄 菩萨道与解脱道 六度四摄 总结 引言 今天继续讲:「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其实,四清净明诲就是四条重戒。就《楞严经》而言,初开始主要是讲如来密因,而这一部份乃偏于慧

  • 中脉的层次

    中脉的层次 中脉的层次 五轮与七轮 小周天与大周天 从七轮到九轮 脉循的次第 小结 在前次中,已略讲到气脉变化的一些过程。事实上,就禅修而言懂不懂得气脉并不重要。以我个人而言,我不是先懂气脉再来禅坐,而是坐久了就能渐渐明白它。但至重要者,反是于气脉变

  •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格式与僵化 阴极必反 三世轮回 昼往夜来、春秋更替 生涯规画 超荐的作用 忏悔、发愿 观空与无分别智 逆转的程度 观有与妙净明心 破哇法 安乐死 生离死别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虽人都心知肚明「有生即有死」,死亡是人

  • 6.昏沉与散乱

    昏沉与散乱 打坐头脑要清楚,心要专注在方法上,但常发生两个大问题──就是昏沉与散乱。昏沉是精神提不起来,散乱是心有太多妄想与杂念。引起昏沉与散乱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心理原因;第二是身体,也可说是气脉的原因。我们先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再提出对治的方

  • 6.新年谈岁

    新年谈岁 刚过完春节,大家对自己的年龄,是感觉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以我的分析,其略有四种不同的感受: 一、增岁 人从生下来以后,过了一年就增加一岁,时间愈久,增加的岁数也愈多。这是一般人最容易感觉到的,然此之增岁,乃指生理的年龄而言。 其次,从心智年龄

  • 佛法原典 八众诵

    【八众诵】 比丘相应 难陀受佛教已,修阿兰若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难陀,是佛姨母子,好着好衣染色,捣治光泽,执持好钵,好作嬉戏,调笑而行。时有众多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难陀,是佛姨母子,好着好衣,

  • 修行篇 作个自在的修行人

    修行篇 作个自在的修行人 一、修行的定义 什么叫做修行?行就是行为,原是离不开生活的。修,则是修理、修护,也就是把本来不好的修好。所以修行是把生活中,本不合佛法的行为改善来;绝不是无中生有,在生活之外另求神秘的体验。尤其在禅方面,修行更是不离生活,如

  • 八风吹不动

      八风吹不动  87 5 10  八风吹不动  于境界之异,心不动转  动与不动  万物之生化  文明人与修行者  从定到慧  如法而动  动者是谁  修定的目的  动中修  返照自心  疑情之起  缘

  • 双溪圣南寺禅修开示

      双溪圣南寺禅修开示  开场白  大愤心  大信心  菩提心  大疑心  参禅  大愿心  长远心  修行偈  修行是本份事  共勉语  道别  开场白 十一月四日 晚间开示  今年三、四月,禅

  • 调和第四

      调和的观念  80年10月5日  (正文页20)  云何名为调和?所谓调五法:一者调节饮食、二者调节睡眠、三者调身、四者调气息、五者调心。所以者何?今借近譬,以况斯法 ,如世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

  • 通塞与觉受

    通塞与觉受 业障的存在 业报身 别业与共业 通塞与觉受 呼吸的变化 酸痛麻 观待痛 八触 从正经到奇经 男女有别 督脉三关 任脉三关 头部反应之一 头部反应之二 大周天 气之偏颇 业障现前 比丘常带三分病 逆增上缘 着魔 小结 前已讲及有关修定的理论和方法,故今

上一页 1.. 8 9 10 ..16 下一页1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