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坚法师
  • 做好佛教教育工作 促进和谐社会到来

    做好佛教教育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到来 重庆佛学院副院长 道坚 内容提要:佛教做的就是教育人心的工作,其宗旨就是要人向善,这就决定了佛教教育有广大的愿景,对构建和谐社会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佛教教育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特点是“提携三界出爱缠

  • 佛教的社会价值

    佛教的社会价值 (中国佛学院讲师道坚) 佛教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其社会影响非常广泛。首先,佛教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中国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举宋明理学为例,它是受了华严、禅宗等佛教理论的影响而产生的。在晚清时期,中

  • 佛教对中国伦理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伦理学的影响 (中国佛学院讲师道坚) 一、佛教与中国伦理学 中国伦理学流派纷呈,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虞唐三代的天道思想形成始,至周季的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争鸣,及汉武帝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而渐以儒家伦理为正统。中国儒家伦理学的范畴极为

  •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的贡献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的贡献 中国佛学院讲师道坚 一 佛教与中国文学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也就是带来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重大变化。在形式方面,佛教对于律体诗和俗文学(包括说唱文学、通俗小说、戏曲等)的产生

  • 佛教与中国艺术

    佛教与中国艺术 道坚 佛教传入中国后,艺术成为佛教通俗弘法的重要方式。宣扬佛法通过艺术上的形象思维,以佛、菩萨等的艺术形象,采取艺术夸张的手法,融佛法与艺术为一体,以期达到净化世道人心的完美效果。中国的佛教建筑及造像艺术等逐渐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

  • 佛教与中国科学技术

    佛教与中国科学技术 中国佛学院讲师道坚 (一)佛教与医药卫生学 佛教医药学属于五明之一的医方明,佛典《增一阿含经》卷十二、《金光明经》卷三《除病品》、《法华经》卷五《良医喻》等,载有医药学知识,可以窥见佛教医药学的大概。佛教有关僧尼受戒、安居等行

  • 中印禅宗史讲稿之概论篇

    中印禅宗史讲稿之概论篇 道坚 概说 译者印海法师,江苏如皋人曾跟随慈航法师及印顺导师学习,致力于佛学教育,创办福严、太虚佛学院。创建法印寺于南加州洛杉矶。著有弥勒上生经讲记,译有中印禅宗史、中国净土教理史、佛教唯心论概论等。印海近译有净土教概论、

  • 《华岩文丛》前言

    《华岩文丛》前言 道坚法师 《华岩文丛》缘起 中国佛教的三个优良传统。第一是农禅并重的传统。第二是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第三是国际友好交流的传统。这三个传统是中国佛教徒在二千年来的佛教活动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其注重学术研究与文化

  • 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

    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 中国佛学院研究生道坚 纵观中国佛教的发展史,汉代自印土传入,经魏晋南北朝而隋唐时代,终于进入兴盛期,成为中国主流文化之一。唐末五代时,佛教宗派林立,而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明易顿悟法门,成为佛教的信仰主体文化。禅宗的成

  • 五门禅概述

    五门禅概述 中国佛学院道坚 在达摩东渡之前,佛教在中国已经传布了三百多年,而禅经的翻译、禅学的弘传,已大为流行。其间所传禅法,以五门禅为主。五门禅,是为了断除人们内心的根本无明,消除散乱、贪欲和暴戾,创建和谐与旷达的人生观而设立的五种禅法。它又称为

  • 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道坚法师 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于2003年12月3日至7日举行了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出席的人,开幕式由谁主持,由谁作基调发言, 来参加会议的人士,及这次会议的主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发展 学诚法师在

  •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 道坚 一、绪言 唐代宗密大师[1]在《圆觉经大疏钞》[2]卷三之下中,称无住的禅法“教行不拘而灭识”,及其《禅源诸诠集都序》[3]中,称无住的禅法属“息妄修心宗”。随着敦煌宝藏的发现,无住禅师的资料也随着唐代手写宝卷《历代法宝记》(

上一页 1 2 3 4 ..12 下一页12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