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坚法师
  • 中国禅宗史籍概略

    中国禅宗史籍概略 一、唐五代之禅宗史籍 1、《楞伽人法志》 唐代玄赜(生卒年不详)撰,记载自古《楞伽经》系统的高僧事迹及思想。原书已佚,但玄赜的弟子净觉在此基础上撰《楞伽师资记》,可以从其引文中看到它的部分内容。 2、《楞伽师资记》 又称《楞伽师资血

  • 道信大师的生平及其禅学思想

    道信大师的生平及其禅学思想 道坚 研究道信大师现存主要的史料有:道宣(695—667)《续高僧传》卷二十的《道信传》,净觉(683--?)撰于712—716间的《楞伽师资记》,杜朏约撰于716—720年之间的《传法宝记》,作者不详的《历代法宝记》,《神会语录》,还有《传法正

  • 明晹法师修行论

    明晹法师修行论 道坚法师 明晹法师一生戒行精严,博通三藏,于浊恶世,救世救心,登法王座,作狮子吼。法师弘法利生,普度有情的广宏愿与无尽的悲心,鼓励着我们在佛教的传播与弘化中,精进不懈。法师一生令人敬仰的方面有很多,下面我以明晹法师的《佛法概要》、《圆

  • 云南鸡足山古代佛寺藏书考略

    云南鸡足山古代佛寺藏书考略 道坚 内容提要:古代佛寺藏书与我国古代官家藏书、私家藏书、书院藏书并称为四大藏书系统,而后三家藏书系统皆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只有古代佛寺藏书才是唯一全面向社会开放的藏书系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汇集与考察,研究中国西南

  •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道坚法师本科毕业论文: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以《中论·观去来品》为中心 道 坚 目 录 一、绪言 二、略说运动观 (一)、何为运动? (二)、世间的运动观 (三)、佛学运动观 (四)、《观去来品》 三、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一)缘起的运动观 1.运动的

  • 破山禅师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破山禅师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道坚法师 破山禅师,号海明,俗姓蹇,名栋宇,祖籍渝城(今重庆市),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出生于竹阳(今四川大竹县)。父名蹇宏(弘),母徐氏。《破山禅师年谱》说他“本渝州忠定公后裔” ,蹇忠定公即明朝的重臣蹇义。 家国不幸,生灵涂

  • 破山的生平及其思想渊源

    破山的生平及其思想渊源 道坚法师 破山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尤其是少年时期父母双亡,在丧亲之痛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破山渐渐生起无常厌世的情结,经过一番内心的苦苦挣扎后,他毅然选择了出家弘法之路。下面将介绍破山在家与出家生活对他高尚人格的养成,以及他

  • 我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后记

    我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后记 道坚法师 后 记 在中国佛学院攻读研究生的三年光阴倏忽将逝,心中不免百感交集。在一生的旅途中,这三年短暂如云烟,就是这短短的三年,却是我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 首先,人生苦痛无常的磨砺,令我更趋成熟与坚强。恩师心月大和尚的圆寂,

  • 佛教与自杀危机干预

    佛教与自杀危机干预 内容提要:佛教如何参与自杀危机干预,尤其是对自杀观念及企图的阻止,本文依佛教基本伦理道德理念,将佛教轮回学说、佛性论及戒律学等运用于心灵重建,帮助心灵残缺儿童、有自伤行为及观念者,让推动生活信心的孤独灵魂,振作精神,回归自信而健

  • 佛教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学习中央十七大

    佛教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学习中央十七大精神感言 重庆华岩寺方丈道 坚 中央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在新一代国家领导的带领下,仍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国策,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

  • 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中国佛教慈善事业

    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中国佛教慈善事业 道坚法师 摘要:佛教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赠和佛教功德捐赠基础上的社会救济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佛教自古就有互相救济、扶贫济困、普度众生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佛教慈善事业与社会主义的

  • 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构建

    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构建 内容提要:汉传佛教在经过二千余年的传承历史中,结合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现象,形成各种适合各地民族心理的宗派,向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令无数人感受佛陀恩德,成就圆满人格。本文拟将汉传佛教修学次第按非佛教徒、亚佛教徒、佛教居

上一页 1.. 3 4 5 ..12 下一页12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