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

佛教基础 | 作者: [投稿]

痴人说梦

  比喻荒谬至极,不可相信。宋代僧人惠洪的《冷斋夜话》卷九记载:唐代龙朔年间,有异僧名僧伽者游江淮间。有人问:“汝何姓?”僧伽答:“姓何。“又问他是“何国人?”回答“何国人。”李邕据此为僧伽作碑云:“大师姓何,何国人。”惠洪说罢这件事,掩卷笑道:“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1按,隋唐时有一个西域城国,名为“何国”,居那密水南,为碎叶国的属国,与汉地有来往。西域僧人多用国名为姓,如安世高是安息国人,康僧会是康息国人。僧伽来是何国,自称姓“何”,不足为奇。看来,“痴人说梦”不是别人,倒是惠洪了。此外,《五灯会元》作“痴人前不得说梦”。卷二十谓:“佛说三乘十二分,顿渐偏园,痴人前不得说梦。”意谓佛法广大深奥,应时说机,难以对愚痴人随便讲说,恐其执着误解。俗语多用之。如《镜花缘》第十八回:“今大贤说他注的为最,甚至此书一出,群书皆废。何至如此?可谓痴人说梦1又如邓拓《燕山夜话·不要空喊读书》:“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亦作“痴儿说梦”、“痴人说梦话”。例如:清·钱泳《履园丛话·考察·墓碑》:“后之人习焉不察,以为昌黎曾有此例,刻之文集中,而其子孙竟以原稿上石者,实是痴儿说梦矣1

成语资料

  词目 痴人说梦

  拼音 chī rén shuō mèng

  翻译 to talk idiotic nonsense

  解释 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 “痴人说梦”现用来形容愚昧的人说荒诞的话。这和它原来的意思就不同了。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用于讥讽人

  示例 马南邨《燕山夜话·不要空喊读书》:“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 子牙笑曰:“邓将军,你这篇言词,真如~。”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

  近义词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荒诞不经

  反义词 切中事理、循规蹈矩

  歇后语 玉匣记当枕头

出处

  1,宋·惠洪《冷斋夜话·痴人说梦》第九卷:“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之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yōnɡ)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zhuàn)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用于讥讽人

注释

  (1)僧伽:唐代的一个和尚。僧伽,梵语,即“僧”,和尚。

  (2)龙朔: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公元661—663年)。

  (3)江:长江。 淮:淮河。

  (4)迹:行迹,举行和神色。

  (5)李邕(yōnɡ):字泰和,唐玄宗时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文名满天下,兼工行草书。

  (6)作碑:写碑文。

  (7)书传(zhuàn):写某人的传记。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