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名家 杂家 农家 兵家 医家 阴阳家 纵横家
杂家
  • 公孙龙子

      迹府  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  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 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

  • 仇池笔记

      序  《笔记》于《志林》,表里书也。先大夫既已序《志林》而刻之矣。玆于曾公《类说》中,复得此两卷,其与《志林》并见者,得三十六则,去其文而存其题,庶无复辞,亦不废若原书,此余刻《笔记》意也。窃

  • 言行龟鉴

      《言行龟鉴》·八卷〔永乐大典本〕 元张光祖编,光祖《元史》无传,志乘亦不载其名,始末无可考见。惟大德癸卯陈普作是书序,称襄国张君字绍先,大德辛丑为泉州推官。

  • 琴堂谕俗编

      《琴堂谕俗编》·二卷(永乐大典本),此本为宜丰令应俊辑二家之书为一编,而又为之补论。其末择交游一篇,又元人左祥所增入,以拾原书之遗者也。其书大抵采摭经史故事关於伦常日用者,旁证曲喻,以示劝戒,故曰《谕俗》。文义颇涉於鄙俚。

  • 吕氏杂记

      卷上  王圣美尝言:「尧、舜、禹皆圣人也,而尧为先觉此下疑脱「伊尹、汤皆圣人也,而伊尹为先觉」二句。文、武、周公皆圣人也,而文王为先觉。舜、禹、汤、武王、周公待尧、伊尹、文王觉之而后觉者也。」

  • 日闻录

      《周礼 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氏曰: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按:旌与节非一物,符节以合符为信,玺节以印封为信,则旌节以旌旗为信,又非瑞节之谓也。旌节旗类,孑孑干旌,招虞人

  • 墨庄漫录

      北宋张邦基(生卒年不详)著。《墨庄漫录》十卷,宋代书目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宋诗纪事》称引其文达三十八条。是书多记杂事,兼及考证,尤留意于诗文词的评论及记载,较多地保存了一些重要的文学史资料,其辨杜、韩、苏、黄诸家诗,多有见地

  • 密斋笔记

      北宋谢采伯(生卒年不详)著。《密斋笔记》五卷,《续记》一卷。原书久佚,《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录出,收于子部杂家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是书“杂论经史文义,凡五万余言”,“瑜多瑕少,要亦说部之善本也”。

  • 忍经

      原序  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局,为仁者事也,惟宽恕二字能行之。颜子云犯而不校,《书》云有容德乃大,皆忍之谓也。韩信忍于胯下,卒受登坛之拜;张良忍于取履,终有封侯之荣。忍之为义,大矣。惟其能忍则有涵

  • 日知录

      《日知录》是古代汉族政治学术论著。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内容涉及汉民族经史、诗文、训诂、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吏治、杂事等各个方面。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

  • 敬斋古今黈

      《敬斋古今黈》共八卷(永乐大典本),收录于四库全书。李冶(1192-1279)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字仁卿,号敬斋,真定府栾城县(今河北省栾城县)人.李冶生于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父亲李通为大兴府推官。

  • 东坡志林

      《东坡志林》,苏轼[宋]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2转到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