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名家 杂家 农家 兵家 医家 阴阳家 纵横家
医家
  • 御药院方

      《御药院方》是著名的元代宫廷医家许国祯所著。该书以宋金元三朝御药院所制成方为基础,进行校勘,修改其错误,补充其遗漏,于至元四年(1267)刻板成书。全书共11卷,收方1000余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养生、美容等多方面内容。

  • 疫疹一得

      《疫疹一得》,温病专书。二卷。清·余师愚撰于1794年。作者以其父死于时疫,故究心于疫疹的临床研究,颇有心得,着成此书。全书重点论述疫诊证治,余氏擅长用石膏治疫疹、温病,曾有“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的临床见解,并创用了清瘟败毒饮等效方

  • 口齿类要

      茧唇一  《内经》云:脾气开于口。又云:脾之荣在唇。盖燥则干,热则裂,风则 ,寒则揭。  若唇情动火伤血;或因心火传授脾经;或因浓味积热伤脾。大要审本症察兼症,补脾气,生脾血则燥自润,火自除,

  • 瑞竹堂经验方

      《瑞竹堂经验方》,医方著作。十五卷。元·萨迁撰。约刊于1326年。本书分为诸风、心气痛、疝气、积滞、痰饮、喘嗽、羡补、头面、口眼耳鼻、发齿、咽喉、杂治、疮肿、妇女、小儿共15门,采方310余首。选方较为精要,或选自各家方书,或采录见闻中经验效方。

  • 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综合性医书,三卷。元·朱震亨撰。明·戴元礼校补。卷一、二以内科杂病为主,兼述喉症及外科一些病证;卷三为妇人、小儿病证。分证论治,条理赅括,词旨简明。朱氏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法以补阴为宗,复长于治郁

  • 医医小草

      序  予友玉删宝君,姿性杰出,好读书而尤致力于医,医书无所不窥,凡岐轩方术,与夫古今名家诸集,皆能潜心考究,默寻指归,如此者亦有年,其间或有因疑得悟,因悟得解者,爰撮其大要,著为论说,名之曰《

  • 救伤秘旨

      序  管序  跌打损伤诸方,从古为技击家所秘,世传盖鲜。然冰渊之惧,人所时有。一遭不虞,而治之不得其法,命悬呼吸矣。友人赵君兰亭,薄游吴楚,遍集良方。初不自私,欲以济世。  余戚黄云海为序其书

  • 本草从新

      《本草从新》,古代汉族药学著作。十八卷。吴仪洛撰。刊于1757年。全书载药721种,较《本草备要》多240余种。

  • 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综合性医书。五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卷一总术四诊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理论、法则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卷二阐述《伤寒论》的理论和证治;卷三-五分述内、外、妇产、五官等科主要病证的辨证论治

  • 外科十法

      序  属性:《外科十法》者,予归宗普陀时所作也。余自普陀生长天都,五十有三载,业医者凡三十年。爰着《医学心悟》一书,详言内证,梓行于世,而外科有未及。壬子冬,还归普陀修行。适逢圣祖仁皇帝广发帑

  • 扁鹊心书

      作者以《内经》为医学之根本,故其所论皆本乎《内经》。上卷论经络、灸法等;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下卷续载内科杂病,兼论外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病证。《神方》一卷列94方,分别介绍其主治和服用法。窦氏比较重视灸刺,临床经验丰富,书中还载有中药麻醉法。

  • 灸法秘传

      刘序  雷君少逸,衢之名医也。余守是郡,因病邀诊,遂与之善。其人秉至性,多读书,以医世,其家著作甚富。余尝序  其《时病论》一书行之。一日,复出其戚金君冶田所藏《灸法秘传》见示。云∶得自蜀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3转到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