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 ,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
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 中庸’ 。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 ,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 ,做不
子曰:“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然而把他驱赶并使他落入捕兽的网笼和陷阱里,却不知道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不能坚持实行一个月啊!”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语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哀叹说:“中庸之道大概流行不起来了吧?! ”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的原因,我知道了 。聪明的人做得太“过”,往往超过中庸的标准;愚钝的人却常常达不到中庸的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为人是这样:选择了中庸之道,就像得到了一条善道,牢牢地记在心里,不让它失去。”
子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好,爵位俸禄可以推辞掉 ,雪亮的刀刃也可以赤着脚踩着走过,中庸之道可是难以实行起来的呀!”
《诗》曰:“衣锦尚纲”,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译文:《诗经》上说:“穿着锦锈衣服,外面罩件套袍。”是因为讨厌花纹太显露的缘故。所以君子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 译文:孔子说:“舜可以说是有大智慧的人吧!但他却喜欢发问 ,并善于审察哪怕是浅近的话。他不揭露别人的缺点,却宣扬别人的长处;能掌握事物的正反的两个极端,用中正的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译文: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制定天下的伦常大则 ,树立天下最根本的法规,认识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这样还需要别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译文:只有天下最崇高的圣人,才是最聪明、最有智慧 ,有足够的能力处在上位而治理天下。他宽宏量大,温和柔顺 ,能够包容天下。他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 ,如日月之代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 译文:孔子效法尧和舜,以文工、武王为典范。上遵天时,下调水土。 好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译文:王要主宰天下,把议礼、制度、考文这三件事重视起来吧,它们能使王减少失误啊: 上古时夏、商的礼仪虽然很好,但无从证明;无从证明就不能使人信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译文:孔子说:“愚昧却好自以为是,卑贱却好独断专行 ;生在现今的时代,却要恢复古代的制度。这样一来,灾难就会落到他的身上。”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入而后行。故曰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译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译文:所以至诚是永不停止的。不停止就长久,长久就会有效验,有效验就会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已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译文:诚,是自我完成的;道,是我自遵循的。 诚贯穿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离开诚‘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 ,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 ,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 译文:如果能达到“至诚”,就能预测未来。国家将要兴旺,一定会出现祥瑞的征兆;国家将要灭亡,一定会出现妖孽 。这些现象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译文:次一等的是贤人,能由具体的道理推导到普遍道理,由普遍道理就能达到诚的境界,再由诚表现到表面,表现到表面就显著可见,显著就闪现出光辉,这光辉就能使人心感动,内心感动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