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备注: 春中:指农历二月 春鸠:即布谷鸟、杜鹃 伐远扬:用斧头砍去长得太远而扬起的桑条 觇(chān):察看 御:进用 鉴赏 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从诗所展现的环境和情调看,似较《辋川集》的写作时间要早些。在这首诗中,诗人只是平平地叙述,心情平静地感受着、品味着生活的滋味。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鉴赏 王建这首乐府体诗歌,对残酷的封建压迫作了无情的揭露。仲夏时节,农民麦、茧喜获丰收,却被官府劫一空,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只能过着衣食无厚薄的悲惨生活。这首诗所反映的事实,应是中唐时期整个农民生活的缩影,相当具有典型性。全诗四换韵脚。依照韵脚的转
其一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独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一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鸟,日暮还在徘徊独飞。没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处。夜晚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因遇孤生松,收敛翅归依。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不衰。我像这只飞鸟一样,总算找到归所,千载不相违。 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王夏之歌者,王出入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 爣爣皎日,欻丽于天。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欻入于地。厥晦厥贞,如王入焉。 出有龙旂,入有珩珮。勿驱勿驰,惟慎惟戒。 出有嘉谋,入有内则。繄彼臣庶,钦王之式。 (肆夏之歌者,尸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愔愔清庙,仪仪象服。我尸出矣,迎神之谷。 杳杳阴竹,坎坎路鼓。我尸入矣,得神之祜。 (昭夏之歌者,牲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有郁其鬯,有俨其彝。九变未作,全乘来之。 既醑既酢,爰朄爰舞。象物既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注释译文 【译文】 二月里蚕儿刚刚出子,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 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 只顾医治眼下的毒疮,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 我但愿君王的心啊,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 不要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筵席, 而只是来照看照看这无衣无食的逃亡庄户的茅屋。 诗词鉴赏 本诗问世后,深受唐末重视。据《资治通鉴》卷载,宰相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注释 ⑴芰:菱角。两角的是菱,四角的为芰。 ⑵云:助词,无实义。 译文 夏日的水亭格外凉爽,水中倒映着藤萝青竹,潭间散发出芰荷的芳香。村野小童扶着醉步蹒跚的老翁,山间的鸟儿欢叫助人高歌。如此清爽幽静、怡然自得的境界,使人游赏忘返。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涵虚:包含天空,指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鉴赏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浩然常游此地,诗集中就有三首于此得题。万山潭,指山旁江水深曲处。 首联写诗人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坐字一字,更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
弊庐隔尘喧1 ,惟先尚恬素2 。 卜邻近三径3 ,植果盈千树4 。 粤余任推迁5 ,三十犹未遇6 。 书剑时将晚7 ,丘园日已暮8 。 晨兴自多怀9 ,昼坐常寡悟 。 冲天羡鸿鹄10,争食羞鸡骛11 。 望断金马门12,劳歌采樵路13 。 乡曲无知己14,朝端乏亲故15 。 谁能为扬雄 ,一荐甘泉赋16 。 注释 1. 弊:破。 2. 惟:发语词。尚:崇尚。恬素:恬淡素朴的生活。 3. 卜邻:选择邻居。《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惟邻是卜。三径:原指庭园中的小路,引申为隐士居住之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斗:指北斗星。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 3.起:开始。东:北斗星斗柄朝东。 4.强仕:强仕之年,即四十岁。 5.无禄:没有官职。禄:官吏的薪俸。尚:还。 6.桑野:种满桑树的田野。就:靠近。耕父:农人。 7.荷:扛,担。 8.占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作品注释 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一作兰山,误。 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试:一作始。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傍晚。 清秋:一作清境。 平沙:又作沙行。 舟:又作洲。[1] 作品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
《伤寒论》是东汉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伤寒病证的部分。《伤寒杂病论》原16卷,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该书至魏晋时已有散失,经王叔和收集整理始得存世,后在流传过程中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北宋时期,政府成立校正医书局,对诸多医学古籍进行校勘整理,《伤寒论》则是其中之一。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作者不详。但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弊庐隔尘喧1 ,惟先尚恬素2 。 卜邻近三径3 ,植果盈千树4 。 粤余任推迁5 ,三十犹未遇6 。 书剑时将晚7 ,丘园日已暮8 。 晨兴自多怀9 ,昼坐常寡悟 。 冲天羡鸿鹄10,争食羞鸡骛11 。 望断金马门12,劳歌采樵路13 。 乡曲无知己14,朝端乏亲故15 。 谁能为扬雄 ,一荐甘泉赋16 。 注释 1. 弊:破。 2. 惟:发语词。尚:崇尚。恬素:恬淡素朴的生活。 3. 卜邻:选择邻居。《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惟邻是卜。三径:原指庭园中的小路,引申为隐士居住之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①,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②,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③,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④,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⑤,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⑥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赏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1 府僚能枉驾2 ,家酝复新开3 。 落日池上酌4 ,清风松下来 。 厨人具鸡黍 ,稚子摘杨梅 。 谁道山公醉5 ,犹能骑马回 。 注释 1. 司士:官名,州县属官,掌管工役之事。司户:官名,州之属吏,掌管户口、籍帐、婚姻、田宅、杂徭、道路之事。见寻:来访。 2. 府僚:州府的僚属。枉驾:屈驾,对人走访的敬称。 3. 家酝:自家酿制的酒。 4. 酌:饮酒。 5. 山公:指晋代山简,他曾经为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山简性好饮酒,时常大醉,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②。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③。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④。 骑吹东来里巷喧⑤,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⑥。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
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 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田园乐
归园田居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释 ⑴蓬茅:茅草盖的房子。 ⑵麻苎:即苎麻。鬓发焦:因吃不饱,身体缺乏营养而头发变成枯黄色。 ⑶柘: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 ⑷和:带着,连。 ⑸旋斫:现砍。生柴:刚从树上砍下来的湿柴。 ⑹征徭:赋税、徭役。 译文 丈夫因战乱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着粗糙的苎麻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桑树柘树都荒废了,再也不能养蚕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作品注释 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一作兰山,误。 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试:一作始。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傍晚。 清秋:一作清境。 平沙:又作沙行。 舟:又作洲。[1] 作品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涵虚:包含天空,指
木末芙蓉花[1],山中发红萼[2]。 涧户寂无人[3],纷纷开且落[4]。 【注释】 [1]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迎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办,办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2]萼(e愕):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状物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 [3]涧户:涧口,山溪口。 [4]纷纷:他本作丝丝。 【译文】枝条顶端的辛夷花苞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注释 ⑴极目:穷尽目力。 ⑵氛垢: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⑶郭门:外城门,也泛指城门。 ⑷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译文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 3、林叟:乡村的老人。 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这首诗意在极写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