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送别诗
  •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悠悠市朝间,玉颜日缁磷。  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

  • 谢亭送别

    作者: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译文 唱罢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 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天色已晚,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 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独自走下了那西楼! 赏析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

  • 送别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赏析 崔琼《东虚记》说这首诗作于隋炀帝大业(605-617)末年。一、二、四句垂、飞、归押平声韵,平仄完全符合近体七绝的要求,是一首很成熟的七言绝句。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说:庾子山《代人伤往》三首,近绝体而调殊不谐,语亦未畅。惟隋末无名氏杨柳青青,至此,七言绝句音律,始字字谐合,其语亦甚有唐味。右丞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祖也。 题目是《送别》,全诗借柳条、杨花的物象寄寓惜别、盼归的深

  • 送沈子福之江东

    作者: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背景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赏析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

  •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作者: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赏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

  • 逢侠者

    作者: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注释 ⑴侠者:豪侠仗义之士。 ⑵燕赵:古时燕、赵两个国出了许多勇士,因此后人就用燕赵人士指代侠士。 ⑶剧孟:剧孟:汉代著名的侠士,洛阳人,素有豪侠的名声。杜甫有诗句: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说得就是剧孟武艺的高强。这里剧孟是用来指代洛阳的。 ⑷寸心:心中。 译文 赵、燕两地多慷慨悲歌的侠士,今天我们相逢于侠士剧孟的故乡洛阳。心中悲壮不平之事向你诉说不完,无奈太阳西斜,只好再次分手而去。 赏析

  • 送朱大入秦

    作者: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注释 ⑴朱大:孟浩然的好友。 ⑵秦:指长安: ⑶游人:游子、旅客,此诗指的是朱大。 ⑷五陵:地点在长安,唐朝的时候是贵族聚居的地方。 ⑸值千金:形容剑之名贵。值:价值。 ⑹脱:解下。 译文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 我有宝剑可值千金, 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 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

  • 于易水送人一绝

    作者: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①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②此地:指易水岸边。燕丹:指燕太子丹。 ③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冠:帽子。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④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死,即殁字。 ⑤水:指易水之水。 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

  • 别离

    作者: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赏析 这首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彩笔浓墨描画出大丈夫的壮伟形

  • 送灵澈上人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钟声晚。 荷(h)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⑴送灵澈上人:选自《刘随州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一。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苍苍:深青色。 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⑸荷(h)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译文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 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 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 独自向青山归去,

  •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作者: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赏析 润州,故治在今江苏镇江,距金陵相近,因此唐人也称润州为金陵。诗人送一位做判官(地方长官的僚属)的南方朋友赴军,深厚的友情,倾注于这首情意依依的诗中。 前二句先写出分别之因与所到之地,首句句内倒装,应是辞家万里事鼓鼙,万里径置句首,突出此行迢迢,是为长离之别,为下文作了铺叙。事鼓鼙,指从事军务,金陵(润州)驿路是驰马赴往所在,但并非目的地,只是临时驻扎的行营,还将继

  • 送李侍御赴安西

    作者:高適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释 ①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②骢:指黑色的骏马。 ③虏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④太白东:具体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⑤离魂:指离别时的心情。惆怅:失意、难过。 ⑥宝刀雄:指在边地作战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 赏析 这首律诗被后人誉为盛唐五言律第一。侍御即侍御史的简称,官名。李侍御,名未详。安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4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