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第一:目犍连
  • 什么是辟支佛?辟支佛的故事 什么是辟支佛?辟支佛的故事

      辟支佛,即辟支迦佛陀,又音译作钵罗翳迦佛陀,或简称辟支迦佛、辟支等。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通说为观察十二因缘,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有佛出世时,修行成了叫“缘觉”,无佛出世时,修行成了就叫“独觉”。独觉也就是辟支佛。

  • 神通第一目犍连

      第二节 目犍连尊者  (一)神通第一  目犍连、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传说目犍连在过去世中,是一个以捕鱼谋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佛走在街上,威仪具足,举

  • 目犍连母亲堕入饿鬼道的原因 目犍连母亲堕入饿鬼道的原因

      说到目连尊者的母亲堕落饿鬼道的原因,有论记载,定光佛在世时,目连名叫罗卜,母亲叫青提。罗卜有一次外出前嘱咐母亲说:“如果明天有客人来,您一定要用饭菜好好招待他们。”他的母亲答应了。罗卜外出后客人来了,可他的母亲却未遵守诺言。罗卜回来后,她又假装摆出刚设过宴席的样子。

  • 目犍连尊者过去世的修行历程,因地曾为一木雀 目犍连尊者过去世的修行历程,因地曾为一木雀

      有一次世尊在说菩萨修行的种种法门,讲到法身福相无量的时候,有五千人起身顶礼佛陀、绕佛三圈便离开了。当时尊者目犍连心中就想,这五千人不愿意听佛说供养如来三身之法而离开,一定是有什么因缘。所以偏袒右肩合掌恭敬请教佛陀说,世尊,这五千人修行菩萨道,深入如来法藏,超过声闻与辟支佛,为什么听到佛陀讲供养如来三身深义而退却呢?

  • 目连救母的故事及《盂兰经》的启发 目连救母的故事及《盂兰经》的启发

      目连,又名目犍连,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叙述了佛陀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在中国流传甚广,曾经是大量戏曲的题材。故事的内容是: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青提夫人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其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目连为了

  • 美色敌不过神通 美色敌不过神通

      有神通力的目犍连尊者,非但不会给有魔力的弊魔所害,就是美色也动摇不了他的道心。有一次,目犍连在托钵归来的途中,经过一座园林,园林中有一位中年的女子在等着他。这个女子,虽然已有三十多岁,但年龄掩饰不了她的美丽。她娇媚的眼珠,轻盈的体态,很能吸引一般男子的心。

  • 殉教第一人 殉教第一人

      目犍连依仗着他上天入地的神通,帮助佛法的宣扬,其功甚伟。但佛陀早就说过,神通不是究竟的法门,长眉罗汉,本是优填王的大臣,名叫宾头罗波罗堕,跟随佛陀出家后,得到神通,曾在白衣前炫耀,佛陀很不客气的呵斥过他一次,并且命令他和僧团隔开,独自到西瞿耶尼州去教化。唯有目犍连的神通,佛陀非但没有斥责,而且常常加以赞扬。

  • 大目犍连尊者度化蜜蜂的故事 大目犍连尊者度化蜜蜂的故事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城的人都不信佛法,特别顽固,难以教化。佛陀说,这个城市的人跟大目犍连尊者有缘,所以就派大目犍连尊者前去度化他们。这一城的人果然都被大目犍连尊者度化了,全都皈依了佛法。大家就问佛陀因缘。佛陀说,在很久以前,大目犍连尊者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位樵夫,有一次他上山打柴的时候,惊动了无数蜜蜂乱飞。大目犍连尊者就对它们说,你们都是有佛性的,将来我修

  • 讲说七佛通戒 讲说七佛通戒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要求佛陀讲说释迦族往昔的本生因缘,佛陀想到这个问题,讲到好的地方难免像是自我宣传,佛陀考虑以后,就叫目犍连代为宣说。目犍连运用宿命通,观察久远劫来的事迹,历历如绘。他把释迦族的历史,很详细的叙述出来,大家听后都感到佛陀降诞于释迦族中成就正觉,不是没有因缘。

  • 目犍连的故事

    目犍连的故事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佛陀讲经的时候,他随侍在佛陀的左边。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舍利弗和目犍连就皈依佛陀,从他们皈依佛陀起,目犍连就站在佛陀的左面,舍利弗则站在佛陀的右面。除非他们到别的地方去弘化,否则不会离开佛陀。 目犍连这名字的意思是极大的赞美称诵。他原来信奉别的教派,和舍利弗是非常要好的师兄弟。他曾经与舍利弗互相约定说,哪一日如果谁先成佛,应当互相度化照顾。而当舍利弗皈依佛教后,目犍连照著约定,也带领它的一百多名弟子来皈依佛门

  • 佛陀十大弟子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 佛陀十大弟子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

      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佛走在街上 威仪俱足,举止安详,生恭敬心,请到家中供养膳肴。饭后

  • 舍利弗目犍连相继去世 佛陀怀念伤感 舍利弗目犍连相继去世 佛陀怀念伤感

    在舍利弗去世不久,目犍连也相继去世。这两位在经典上称为「一双上首」,为佛陀弟子的比丘中,并称为俊秀的弟子。这两个人相继先师而逝世,对晚年的佛陀,当然是一件最痛心事。

  • 定中问佛陀

    定中问佛陀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目犍连和舍利弗奉佛陀的慈命,到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领导诸比丘并向社会施行教化,他二人共住在一间禅房中。

  • 众鬼问业报因缘

    众鬼问业报因缘 目犍连尊者不但常游诸国,并且也常乘神通到地狱中观察众生受善恶的果报。 有一天,目犍连行脚在恒河的岸边,时光像河水一样,不停的在向前奔流,是暮色苍茫的黄昏,目犍连想到夜晚行化不便,他就静坐在恒河的岸边。

  • 因中发愿求神通

    因中发愿求神通 目犍连为什么会有神通?关于这点,是他过去生中有着一段微妙的因缘。 目犍连过去生中本是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渔夫,常在海边捕捉鱼虾出卖,以这样的方法来求财生活,日复一日,终于天良发现,觉得这种求财的方法是大苦业。

  • 降伏弊魔

    降伏弊魔 目犍连尊者虽然能降伏恶魔外道,但恶魔外道也常常找他的麻烦。

  • 神通敌不过业力

    神通敌不过业力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为凡事运用神通是没有不成的。 神通的运用,确是便于接引众生,可是神通不能违背因果法则,不能胜过业报,不能解脱生死烦恼,也是事实。 有一次,佛陀的祖国迦毘罗卫城,遭到憍萨弥罗国的琉璃王的侵略,佛陀起初也曾为爱国的热忱所动,想为祖国出力帮忙,佛陀曾三次坐在路上阻拦琉璃王的大军,但琉璃王逢到佛陀,虽然每次回军,但报仇和侵略的恨心绐终没有息灭,佛陀知道因果业报的道理,应该要把它完结,佛

  • 提婆达犯五逆罪入无间地狱 提婆达犯五逆罪入无间地狱

    所谓五逆罪即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即是屠戮圣人)、出佛身血(即是屠戮现已成佛的圣者,哪怕只流一滴血般的小创伤)、破合和僧(即是在一个修行的团体中搬弄是非,使这个团体闭幕,令他们不能修行)。

  • 佛陀最初的侍从

    佛陀最初的侍从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座上佛陀圣像的旁边,总是左面站着大迦叶,右面站着阿难陀,但佛陀最初弘法的时候,却不是这样。

  • 盂兰盆会的由来

    盂兰盆会的由来 目犍连尊者用天眼通,能够知道众鬼的罪业报应因缘,他忽然想起他死去的母亲,他运用神通力见到自己的亡母也堕在饿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针缝似的细小

  • 谁是神通第一

    谁是神通第一 说起目犍连的老朋友舍利弗,不但有大智能,也有大神通,他初到舍卫城监督祇园精舍的工程时,就曾向外道的首领劳度差显过十八变神通,赢得最后的胜利。

  • 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是哪位? 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是哪位?

      目犍连(梵文转写:Maudgalyayana,巴利文转写:Moggallāna)也称大目犍连、又译作目犍莲,没特伽罗。简称为目连、目莲。婆罗门姓,本名拘律陀佛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神通第一的称号。目犍连宏扬佛法遭

  • 宝桥渡佛陀

    宝桥渡佛陀 目犍连的神通,耳朵听声音,不论远近都能听到;眼睛看东西不受物体的阻碍,都能看到;无论多远的路程,剎那间即至;他更常常显些神通变异,助佛宣扬。 有一次,舍卫城全城的人民,联合公宴供养九十六种出家的宗教徒,并请波斯匿王和太子群臣作陪,宴席设在阿

  • 目犍连

    目犍连 简称目犍连,目连,历史上真有其人,出身于婆罗门,本来信外道,弟子百余人,后来听了释迦牟尼的讲学,为之折服,于是率领弟子投奔了草创时期的佛教,这对佛教是个莫大的支持。后来目犍连就成了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当然在后来的佛教教化中,他被渐渐神化,成为神通第一,可以一下飞上兜率天。 目连救母其实没什么好玩的,故事是说古印度某个国首富的一个老头乐善好施,而他正好相反,非常抠门,而且对待僧侣态度不好,遇到化缘的从不施舍。老头老年得子,取名目连。目连长

  • 目犍连与舍利弗谁才是神通第一? 目犍连与舍利弗谁才是神通第一?

    说起目犍连的老朋友舍利弗,不但有大智能,也有大神通,他初到舍卫城监督祇园精舍的工程时,就曾向外道的首领劳度差显过十八变神通,赢得最后的胜利。所以舍利弗留给舍卫城人民的影响,也是一位有大智能大神通的尊者。有一次,佛陀在月之十五日,于阿耨达池边为诸比丘说戒,座中少了舍利弗,佛陀就对目犍连说道:“目犍连!你去舍卫城把舍利弗请来,你就说是我的意思。”目犍连应声而去,他到了舍利弗座前,即说道:“尊者舍利弗!佛陀叫我来请你到阿耨达池边说戒的地方去。”舍利弗听后,满面慈

  • 第621部 佛说舍利弗目犍连游四衢经

      佛说舍利弗目犍连游四衢经  闻如是。一时释氏舍夷阿摩勒药树园。尔时贤者舍利弗。摩诃目干连比丘。游行诸国经历一年。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还至药树。欲见世尊。是等来还比丘众多各共语言。各各着衣持钵

  • 试听佛音远近

    试听佛音远近 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僧团中,是最活跃的人物,别人做不到的,他都能做到;别人所不能到的地方,他都能到。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的讲堂中说法,目犍连坐在禅室中没有去听讲,但佛陀说法的音声,在他耳中像雷鸣一样。他很惊奇在离佛陀很远的地方还能听到佛陀的音声。他为了要试验佛陀的法音究竟能听多远,就运用神足通,来到数十亿佛土之外的一个佛国,这一个佛国,正是世自在王如来的国土。 目犍连常常游行在其它的佛土,他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到了什么

  • 大目犍连河边奇遇 揭示众鬼为何受苦 大目犍连河边奇遇 揭示众鬼为何受苦

    目连在恒河边经行,看到鬼道众生受苦。(图片来源:资料图片)饿鬼看到尊者目连,纷纷请问受报因缘。(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尊者从禅定起来后,就到恒河

  • 目犍连展神通

    有一个国家国境邻海,海中龙王时常兴云作雨,致令水患时闻。须竭长者为消灾祈福,恭请释迦牟尼佛至国内应供。龙王虽明知佛陀莅临,却依然故我,大肆发威,水淹国。慈悲的释迦牟尼佛,护念众生性命,斋饭用毕随即施展神通,将国民悉数带往天界的阿耨达池。 到达天界后,

  • 佛教的重要节日——盂兰盆节 佛教的重要节日——盂兰盆节

      编者按: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盂兰盆节。这一天在中国还有其他几种称呼,道教称中元节,民间又称鬼节。而佛教界则称盂兰盆节,又称佛欢喜日僧自恣日。这个重要节日与哪一部经典有关?涉及

  • 目犍连救母当天正是盂兰节 目犍连救母当天正是盂兰节

    目犍连照着佛陀的话去做,他的妈妈立刻脱离苦境,投生天上。那天是七月十五日,就是盂兰节。

  •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遇诽谤的因缘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遇诽谤的因缘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时常行脚游化于各村落。有一天,来到一处瓦窑,恰巧下起了滂沱大雨,他们便进入瓦窑中避雨,刚好有一位牧牛女在两位尊者之前已躲入瓦窑的幽暗深处避

  • 目连尊者对饿鬼前世因缘的解答 目连尊者对饿鬼前世因缘的解答

      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尊者从禅定起来后,就到恒河水边经行,看到饿鬼道的众生,每个都受到不同的罪报。这时诸饿鬼看到尊者目连,都起了恭敬心,向尊者请问自己受报的因缘。  一个鬼问道:我经常头痛,到底

  • 参加《楞严经》法会的六位长老及他们的特色

      舍利弗尊者的特色是智慧第一,《阿含经》上说:「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最为第一。」他能够决断种种的疑惑,在经典上说舍利弗尊者曾经有一段事情叫做“寄辩母口”。寄辩母口”是什么意思?说是舍利弗的母亲经常跟他的弟弟辩论,他弟弟的智慧很高

  • 陀然因不贤之妻贪赃枉法 良友目犍连当面指责纠正 陀然因不贤之妻贪赃枉法 良友目犍连当面指责纠正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一位长者子,家中富有,名位颇高。许多有地位的朋友,都和他结交为友。在他的很多朋友当中,有一位名叫陀然的梵志,与他更成莫逆之交,有如兄弟,朝夕均在一起。  

  • 不可不知:与“盂兰盆节”有关的三个重要概念 不可不知:与“盂兰盆节”有关的三个重要概念

      编者按: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盂兰盆节。这一天在中国还有其他几种称呼,道教称中元节,民间又称鬼节。而佛教界则称盂兰盆节,又称佛欢喜日僧自恣日。这个重要节日与哪一部经典有关?涉及

  • 目犍连被外道用巨石砸成肉饼 目犍连被外道用巨石砸成肉饼

    有一天,他在山中静坐,给外道在崖上投下巨石,打成肉饼。许多人都为他悲伤。

  • 目犍连是佛陀大弟子之一,又是神通第一,以何因缘被外道以乱石压死?

    如本法师答:正因为目犍连尊者是佛陀的大弟子,又是神通(梵语rddhi)第一的圣僧,所以有两大启示,一者因果自作自受。二者神通难敌业力果报。 话说目犍连的当世业力果报,佛法肯定因果(梵语hetuphala)定律是不变的、不会错乱的、是平等的、有因必有果的。

  • 舍利弗与目犍连寻求解脱道 舍利弗与目犍连寻求解脱道

    优婆提舍和拘律陀是王舍城的两个年轻人。有一次在观赏戏剧表演时,明白世间的幻相,因此决定寻求解脱之道。

  • 摩诃目犍连

    摩诃目犍连 摩诃目犍连,简称目犍连,目连,历史上真有其人,出身于婆罗门,本来信外道,弟子百余人,后来听了释迦牟尼的讲学,为之折服,于是率领弟子投奔了草创时期的佛教,这对佛教是个莫大的支持。后来目犍连就成了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当然在后来的佛教教化中,他被渐渐神化,成为神通第一,可以一下飞上兜率天。 目连救母其实没什么好玩的,故事是说古印度某个国首富的一个老头乐善好施,而他lp正好相反,非常抠门,而且对待僧侣态度不好,遇到化缘的从不施舍。老头老年得子,取名目连。目连长大

  • 移山度梵志

    移山度梵志 在佛陀住世时的印度,不信奉佛法的外道,证得五通的为数也不少。可惜他们不明白究竟的真理,不修智慧慈悲的德行,所以不能了脱生死,仍然沉沦在六道轮回之中。 对于这些有神通的外道,以牙还牙的作风,佛陀往往都是叫目犍连去度化他们。 有一天,佛陀对目犍连说道: 「目犍连!在印度的边境,有一个大国,国王及臣民不解佛法,都奉侍梵志外道,很多的梵志,均有神通,能移山住流,分身变化。你可以方便运用威神德力,使其信奉佛法,回邪向正,改往修来。」 目犍连即刻遵照

  • 饿鬼问造业因缘 饿鬼问造业因缘

    有一天,目犍连行脚在恒河的岸边,韶光像河水相同,不断的在向前腾跃,是暮色苍茫的傍晚,目犍连想到夜晚行化不方便,他就静坐在恒河的岸边。

  • 神通第一目犍连

    神通第一目犍连 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佛走在街上 威仪俱足,举止安详,生恭敬心,请到家中供养膳肴。饭后辟支佛跃身空中,或左或右,或前或后,上下自如。他心生欢喜,发愿来生,求得神通,因此今世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 舍利弗监督祇园精舍工程时,外道首领劳度差要求比赛神通,目犍连显过十八变神通,赢得最后的胜利,舍卫城里的人民印象深刻,推为大智慧大神通的尊者。 还有一次,佛陀于

  • 良友目犍连 良友目犍连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一位长者子,家中富有,名位颇高。许多有地位的朋友,都和他结交为友。在他的很多朋友当中,有一位名叫陀然的梵志,与他更成莫逆之交,有如兄弟,朝夕均在一起。  

  • 佛的弟子中有遗迹留存吗? 佛的弟子中有遗迹留存吗?

      1851年英国人孔宁汉(当时的印度考古局长)在印度孟买东北五百四十九英里一个名叫山奇(Sanchi)的地方,对那里的几座古塔进行发掘。在一座塔里面,掘得两个大石函,函盖上分别刻着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名字,里面藏着他们两位的灵骨。这两份灵骨被英国人劫走,存置在伦敦维多利亚爱尔保博物馆。印度独立后,才向英国交涉取回,现仍供在山奇。山奇这个地方过去不甚知名,但是近代发现很丰富的佛教文物。

  • 魔鬼爱作祟,最后为何落荒而逃? 魔鬼爱作祟,最后为何落荒而逃?

    从前,在舍卫城郊外有一个非常荒凉偏僻的地方,那里住着一个魔鬼。这个魔鬼善于变化自己的形体,经常在这一带作祟,祸害不少人。

  • 目犍连巧度吝啬富翁 目犍连巧度吝啬富翁

    至此,富翁对糕饼倒尽胃口,就把整篮的糕饼都送给大目犍连尊者。尊者这才向他们谈有关布施的佛法,他也向富翁夫妇说,佛陀和其他比丘正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等他们,富翁夫妇便带着糕饼随尊者去见佛陀,并用糕饼供养佛陀和比丘们。

  • 从未下地走路的富家子弟为何赤脚行走? 从未下地走路的富家子弟为何赤脚行走?

    不!这不是天人鬼神所吃的食物,而是二十亿日常所吃的食物。二十亿是国王境内的人民,因为他具有大福德,父母太疼爱他,所以从出生到现在,还没有在地上走路过。因此二十亿的脚底长有大约四寸的金毛。

  • 智者应当劝诫别人避免犯错 智者应当劝诫别人避免犯错

    佛陀知道以后,派遣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去劝告他们。经过舍利弗和大目犍连的劝诫后,大部分的犯戒比丘都改变他们的言行,但也有一些比丘竟因此还俗。

  • 树神也来抢功德 树神也来抢功德

      佛陀的两大弟子,舍利弗尊者,人称智慧第一;目犍连尊者则是神通第一。舍利弗与目犍连两人的感情很好,他们两个出家没多久,就证得阿罗汉,阿罗汉可以入定进入阿罗汉的禅定法乐中。  有一天,舍利弗与目犍

  • 盂兰盆会的由来 盂兰盆会的由来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盆经》。目犍连救母的故事:  目犍连尊者用天眼通,能够知道众鬼的罪业报应因缘,他忽然想起他死去的母亲,他运用神通力见到自己的亡母也堕在饿鬼道中

  • 大目犍连与盂兰盆供的由来 大目犍连与盂兰盆供的由来

      大目犍连:译为汉语是莱菔根,或采菽氏。他的母亲不信佛法、不恭敬三宝,犯下很重的罪业,所以她死后,就堕入地狱里。等到目犍连证得罗汉果位后,用天眼遍观世界,看到母亲在地狱做饿鬼,受大痛苦。他急忙拿一碗饭送

  • 诵经念佛有无量功德可消灾解厄,可目犍连何不能避不测之灾?

    如本法师答:众生的定业不可转,乃至证得圣果的佛菩萨,祖师大德亦难逃避定业(梵语viniscitakarman),纵然能逃得一生百生,一劫万劫,但定业总是无法避免。 目犍连被被道的乱石所击毙,佛陀头痛三天,这些实例,就是一面镜子,表征因果不昧的果证! 佛陀曾云:我有三不能

  • 观机说法 观机说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修行很久了,但未曾开悟过。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就对目犍连说:你的那两位弟子有没有开悟?  唉!别提了,修学了这许多。日子,不知什么缘故,到今天还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