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禅法师
  • 重建崇明寿安寺记

    重建崇明寿安寺记 崇明,肇始於唐武德间,县设江中洲上。因沙土流徙不常,故洽城至五迁乃定。寿安寺创建於宋淳佑年间,实为本县有三实之始。寺址初在东仁乡。元延佑年间,噜於海重建。明洪武中,毁於火,又重建,宣德年间复圮於海,至万历年间,知县何懋令僧道元重建於

  • 中印文化交流的光辉篇章

    中印文化交流的光辉篇章 中印文化交流其实质就是中印佛教文化的交流。 我是佛教徒。大家知道,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降生在迦毗罗卫,他的主要活动都在印度。我国的佛教经籍,都是从印度直接或间接传过来的。我们曾经作过统计,自从我国东汉末年,一直到南北朝初年的

  • 中国佛教协会 成立三十周年祝词

    中国佛教协会 成立三十周年祝词 林花嘉运瑞草初春美哉净行集我同人 盍簪谓何爱国护教玉烛无私金辉长耀 住持祖道驾驭慈航缁素归信诱导多方 四海比邻天涯同气埙篪既协如兄如弟 方遘离明忽逢坎险金镜匪悬白圭成玷 惊涛骇浪袭我扁舟乃与祖国共戚同休 春寒乍震妖

  • 中国禅宗与印度佛教

    中国禅宗与印度佛教 中国和印度,在佛教文化交流方面,有着深厚悠久的渊源。我国佛教的经论,都是依梵文本或巴利文本翻译过来的。我国佛教的各个宗派,都是依据梵文本翻译过来的经论建立起来的。这个事实,大家都承认。佛教不愧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印度高僧来华

  • 怎样行菩萨道——讲於上海佛教居士林

    怎样行菩萨道 ——讲於上海佛教居士林 今天正逢正月初八,应居士林几位林长邀请我到这裹来,我非常高兴。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此就向大家说点关于个人的看法。无论是各寺庙,还是居士林,每天

  • 应慈老法师纪念堂成立有感

    应慈老法师纪念堂成立有感 亲教师上应下慈老人纪念堂成立之期感念之余,即成八句 昔年侍座执巾瓶, 听得晋唐三译经。 只履久悲人寂寞, 一篇常记语叮咛。 西方原不殊华藏, 北斗今犹仰德星。 此日拈花重一会, 干枝五叶共芳馨。 戊辰年正月十六日

  • 一九八五年政协赏月会献诗

    一九八五年政协赏月会献诗 华堂赏月自年年, 今岁花红月更圆。 丹桂折来香满袖, 瑶章赋就锦为笺。 尘清云汉民同乐, 曲奏霓裳客是仙。 独忆天涯兄弟在, 每逢佳节倍缠绵。 一九八五年九月

  • 玄奘法师传略

    玄奘法师传略 玄奘这个名字和我国的佛教以及印度的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佛教从东汉时传入我国,发展到隋朝,是个由废而兴的大转折时期。隋文帝在位时,大力提倡佛教,因此,当时寺院林立,讲经说法、研究佛学盛行于世。佛教被朝野上下的大多数人所接受。因而使“

  • 现代僧青年需要具备的条件

    现代僧青年需要具备的条件 ——在栖霞山侩伽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各位法师、居士,各位同学: 今天,我以非常高兴的心情参加“栖霞山僧伽培训班”的开学典礼,同时向为了筹办僧伽培训班而化了大量心血的各位法师、居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住持佛法,需要三宝。自

  • 伟大的创造、辉煌的宫堡

    伟大的创造、辉煌的宫堡 一九八七年九月,我率上海市佛教协会赴西藏朝圣团参观访问了西藏三大寺,及其他名胜古迹。所到之处,备受藏族同胞和佛教徒的热烈欢迎,场面生动,令人难以忘怀。在参观的众多场所中,给我印象最深,使我奇叹的莫过于布达拉宫了。现根据见闻

  • 万里香花结法缘——记首次访美之行

    万里香花结法缘 ——记首次访美之行 美国的大乘佛教,在美籍华僧大德的弘扬和护法长者的维持推动下,近年来逐渐趋於兴盛。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地,涌现出不少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和敦—一组织。以笃信佛教,乐善好施著称的应行久先生及夫人金玉堂女士,捐资兴

  • 真禅法师--诗赋题词选集

    题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华乐团 暨歌咏团学习汇报演出 溪声山色与花香,便是如来舌广长。 入座请君听一曲,定教烦恼尽清凉。 十方刹土极微尘,尽作诸天妙舌根。 赞叹如来功德海,犹难涓滴答慈恩。 闻说西方极乐城,空中乐器自然鸣。 树林实网珍禽乌,都出无生寂静声。

上一页 1 2 3 4 ..8 下一页8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