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僧法师
  • 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大多数人包括佛弟子忽略了佛教的真实意义。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的是让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是学。 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是修。这个过程就是教育。 一个小孩成长为有学识的大人要接受“

  • 怎样理解出离心

    怎样理解出离心 学佛的人们有个普遍观念,是厌离娑婆,向往极乐。因为娑婆世界很苦,有生老病死等种种苦,所以想脱离。可是要想离苦,必需明白苦是由哪里来的。所谓苦集灭道四谛法,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先明白苦是怎样产生的,才能去解决。 苦是感觉和领受的意思。通

  • 学佛不只是做人

    学佛不只是做人 初学佛者容易偏向两种思想:一种是只做好人持戒行善,不学般若智慧。另一种是只求出世真理,忽略做人真诚善良。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一个自然规律,那就是因果。众生的所作所为所得所失,皆离不开因果规律范围。就像喝多酒会醉一样,喝酒是因,醉就是果

  • 智慧的显现

    智慧的显现 聪明是人们用第六分别意识推测事物现象的发展规律而得到快速的反应和结果,称之为“世智辩聪”,学佛人不在这上面下功夫。 智慧是透过事物现象而能明了事物本质。想要明了就得抛开自己的主观分别和执着。 分别是第六意识;执着是第七末那识。 因为分

  • 佛教与宗教

    佛教与宗教 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神秘化信仰。它包括指导思想,组织结构,行为规范,文化内容等方面。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的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祭祀仪式为教。西方文化的宗教是聚集的意思,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发展到同

  • 佛法中的修行

    佛法中的修行 谈到修行,学佛的人们自然会想到念佛、诵经、打坐,人们普遍认为佛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里有禅宗、密宗、净土宗等修法。只要遵照各宗的修法行持就可以了,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些法门,应当从何入手,如何修行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修

  • 成佛的理念

    成佛的理念 我们从小就有理想,长大了要有所作为,按照这种理想去奋斗。学佛也一样,成佛就是我们的理想。要实现成佛的理想需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大乘经典处处围绕着发菩提心讲诉种种道理,然而要想生起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平常只

  • 一句佛号能往生到净土吗

    一句佛号能往生到净土吗 现在学佛者修净土法门的人最普遍,因为简单容易,还可以临终带业往生。人们都有一样的共同点,不愿让自己辛苦,而且能在依赖和寄托中过的安然舒适。往往人们信仰宗教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寄托在信仰上来弥补心里的空虚和不安。念佛

  • 佛教的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

    佛教的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 一般人们只知道,修行就是念佛往生西方。其实这不是佛教的本意,佛教的本意是让我们见性成佛。往生了净土还得修心,见性然后成佛。从一个生死凡夫到成为圆满大觉的佛陀,需要把我们的凡夫知见和执我的自私放下。只要彻底的把自私妄想执

  • 怎样才能让心静下来

    怎样才能让心静下来 要想让心静下来,就得先了解心。心又分为心王和心所,心法分八个,心所法又有五十一个。可想我们的心有多么复杂,经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都是用心来创造的。人们只用了一点聪明就能创造出高科技,却不知这只是

  • 什么是真正的解脱道

    什么是真正的解脱道 我们学佛的人大部分是带着追求真理和希望能得到精神上寄托而进入佛教的,和其他宗教的信教者一样,感到宗教的神秘和神圣而产生了好奇的想法。进入宗教之后就容易把探索好奇的想法忽略了,因为有了信仰能满足自己的精神寄托了,把一切的希望和

  • 谁说只有净土宗才是修净土

    谁说只有净土宗才是修净土 学佛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认为:净土宗就是净土法门。只有净土法门是念佛法门,其他宗都不是念佛法门,好像不念佛到临终就如断了线的风筝没有归宿和结果一样。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在世时不分宗派也不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2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