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觉法师
  • 普台国民中小学九十七学年度运动大会开示

    创办人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普台国民中小学九十七学年度运动大会开示 (一) 要在社会上立身处世,最重要的条件是具备健康的身体。普台中小学以全方位的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过去认为「有才有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现在则是「多才多

  • 九十四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九十四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一) 佛法的根本就是这念心,所以佛法就是心法,千经万论都是指归于当下这念心。平时,在动中,这念心就跟着动;不动了、静下来的时候,就昏沉、妄想,不知道自己这念心跑到哪里去了。在禅修当中才完全了解到,这念心放下诸缘、把心

  • 觉与迷──九十九年春季大众精进禅七开示

    觉与迷──九十九年春季大众精进禅七开示 (一) 修行就是要认识自己,要觉悟自己是谁。众生都是在迷,事也迷,理也迷。所谓「迷事」,就是日常生活上所作所为没有方向、没有原则,这就是迷。悟了,在事上也悟、理上也悟,做人做事有一个原则、有一个方向。觉与迷,一

  • 道──九十九年春季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道──九十九年春季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一) 每个人都听过修行、修道,但是,对于修什么行、修什么道,要有一个绝对的认识。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为什么要修?因为我们的行为偏差了,所以必须要修正偏差的行为、不好的行为。 凡夫众生的身口意三业都有偏差

  • 普贤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一)  行山愿海入不思议解脱门  于自由时报90 03 15(四)刊载  普贤十大行愿,出自《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为唐朝般若三藏所译《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为大众揭示,若欲

  • 台湾中台禅寺惟觉长老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台湾中台禅寺惟觉长老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大会主席,觉光长老,各位领导,各位上座法师,各位大德,各位贵宾,大家好。 佛教发源于印度,生根于中国,弘扬于世界,兴盛于现代。千百年来,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和谐、人心安定的基石,端赖历代祖师大德、诸大

  • 谛闲老和尚两个徒弟的故事

    倓虚法师跟我们说的锅漏匠的故事,他们是师兄弟,谛闲老和尚的徒弟,就一句佛号,什么都不懂。锅漏匠,这个名词现在听不到了,说出这三个字你也不懂,什么叫锅漏匠?抗战时期还有,抗战以后没有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这些锅碗打破了你把它捡起来,这个锅漏匠他能把你补

  • 鸟窠和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现在已经变成佛家的口头禅,谁都会说。不但现在人会说,古人也会讲。在唐朝时代,白居易遇见鸟窠和尚。这位法师何以叫做「鸟窠」?他是个老修行人,万缘放下。他在树上搭个小篷,像鸟窝一样,住在树上,生活多简单!

  • 救心与救贫

    惟觉老和尚:救心与救贫 前世的因,感今世的果报, 佛法救人,不是完全以财救济,钱财只是前方便, 最根本是救其心, 如此才是真正的救助。 俗话说:“救急不救贫”,譬如有人生病了,我们帮他请医生、送医院,这是慈悲心的表现;有人因没进食而饿倒,也可资助数餐,甚至十

  • 人生依据三个方向努力

    惟觉老和尚:人生依据三个方向努力 人生依据三个方向努力: 第一、维持身体健康。 第二、时时刻刻修善法,增长福德。 第三、要修禅定,明心见性。 可以称心如意,从黑暗到达光明,得到真正的富贵。 修禅定有什么好处?民国初年时,禅宗祖师虚云老和尚,于终南山住茅蓬

  • 追求真富贵的要点

    惟觉老和尚:追求真富贵的要点 一般人都知道不良的嗜好,等于是慢性自杀, 虽然知道却无法做到,做不到就不是真知, 如果是真知,自然会做到。 为何戒不掉呢? 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信心。 追求真富贵的要件,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心清净,身体自然就会清净、健康。

  • 放纵嗔心的后果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乃至于事业或修行,都必须化除忌妒心和嗔恚心。 问题一:人发脾气时,是非常不理智的,即使伤到别人也不自觉。佛教有句话说:“嗔火能烧功德林。”愤怒的火焰,

上一页 1.. 10 11 12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