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辉法师
  •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译,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古代认为这四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故名之为四大。 佛教所称四大,除含有上述意义外,主要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性能。就是说:地的属性是坚

  •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圣辉法师: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功能。 一、传法教育的功能 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一方面为解决人们精神上的贫乏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高度的物质文明反而导致一部分人的贪、嗔、痴的无限膨

  • 倡导佛教慈悲平等理念 实现人类世界持久和平

    倡导佛教慈悲平等理念 实现人类世界持久和平 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维护全球安全稳定,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纵观当前的世界形势,一方面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得以繁荣,物质因此而丰富,社会福利因之而日趋完善,人们陶醉在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之中;另一方面则

  • 我对这次两岸禅学研讨会的体会

    我对这次两岸禅学研讨会的体会 圣辉法师 访问活动才结束两天,要学人谈此行的心得,由于初次来到台湾,许多人、事情都是头一遭经历,实在没有好的体会可以供养大家,想法也还不太有系统,反正我们两岸的佛弟子都是一脉相承的法门兄弟,是真正的自家人,所以直心是道

  •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女士们、先生们: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中午好! 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2006年4月13日至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和舟山市隆重召开。 早在2004年10月,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

  • 佛教与世界和平

    佛教与世界和平 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佛陀就向世界庄严地宣告,佛教是一个主张和平、奉行慈悲、实践平等友善的伟大宗教。两千五百多年来,我们每一个佛陀的弟子严格地遵循、实践了这种慈悲的精神与和平的思想,使得佛教成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不曾用武力传播教义的宗

  • 和谐社会道风建设与佛教公众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

    和谐社会道风建设与佛教公众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

  • 和平之音 广结善缘

    和平之音广结善缘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 深秋的十月,美景良辰,非常祥和。今天,中韩两国有志于佛教音乐事业的法师、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举办“第三届中韩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因缘殊胜,可喜可贺!在这庄严的时刻,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厦门佛教协会

  • 王船山与佛教的不浅因缘

    王船山与佛教的不浅因缘 圣辉法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古麓山寺方丈) 前言 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在印度,以无与伦比的深邃智慧,创立了伟大的佛教,宣扬慈悲和平、众生平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教义,成为启迪人生智慧,破除我

  • 高僧风范 青史流芳(纪念妙湛长老百年诞辰)

    高僧风范 青史流芳 释圣辉 古往今来,高僧大德之所以成为倍受世人敬重的精神导师,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甘为众生做牛马的高尚情操,有着引导众生进入无我利他境界的智慧,有着悲天悯人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他们的品行如山高水长,月印千江,令人敬仰不已! 妙湛长老(191

  • 大地的供养

    大地的供养 圣辉 大地,如同人类的母亲,有着太多的美德:默默的包容、超常的耐力、无私的奉献、无尽的供养……她总是在承受一切的同时(包括人类施加给她的种种伤害),绵绵无尽的供给人类一切所需!所以,她是人类最真诚的供养人!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无怨无悔的承

  • 茶禅养生 社会和生

    茶禅养生 社会和生 圣辉 茶,生于青山绿水之地,沐浴雨露云雾,尽得天地精华,故苏东坡称茶为“天下英武之精”,欧阳修称“茶为物之精”。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原产地。中国人最早发现茶的用途并饮用,且形成一种独特的饮茶艺术。中国人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2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