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俊法师
  • 学佛者最应重视的两件事

    学佛者最应重视的两件事

  • 发透了大菩提心.照行于圆涅槃境

    发透了大菩提心.照行于圆涅槃境

  • 作三宝裔,净健二三(上)

    作三宝裔,净健二三(上) 仁俊 获 得六根具足的人身,能正闻、广学、久修、总摄一切诸佛正法,于正法中的实地印得明、安得足、见得大、行得净,这是多么庆幸啊!从此种庆幸中鼓舞而振发,冷静得脱离冷漠,热烈得敞豁热挚,对三宝无限无量地体会、照应、契入得够稳够深

  • 作三宝裔,净健二三(下)

    作三宝裔,净健二三(下) 仁俊 真的三宝嫡裔,生死安危中证印的、蹈践的,都是冷静、平宁、坚正、深明得不忧不喜,舍得直落落,当得果决决。生死中出脱颠倒,安危中洞照泰定,佛法中的大步骤与世法中的多程次,全凭这么开展进迈得莫可滞遮的。修学三宝,空净的知见与坦

  • 我所认识的印公导师(上)

    我所认识的印公导师(上) 仁俊讲 明忍记 李先生、诸位同修!今天不是演说,也不是开示,祇是谈谈我对印公导师的认识点滴。导师青年时开始接触佛法,主要是三论和唯识。当他体解到佛法正面时,便感觉到佛法和现在中国佛教所有的现象距离极远,非常惊异!他立即发愿对

  • 我所认识的印公导师(下)

    我所认识的印公导师(下) 仁俊讲 明忍记 导师起初修学的佛法——三论与唯识,出家后,对『阿含』与『毗尼』致力精究,从经义律制中领会到根本佛法的真实与「亲切」。因此,他对「佛教思想的判摄准则」,依龙树菩萨的「四悉檀」判『杂含』中的「修多罗」是「第一义

  • 第一章

    高雄海阔悲潮震.弘法莲清智光照 仁俊 海阔天高秋空晴,二气1鼓辟汰五不2,「献(身)绝(心)「无作」众的汇:「人间佛教」堪鼎兴。 1 闻熏法味象形善,操治质品誓成势。 2 不混、不偏、不了、不坏、不计。 高雄海域辽阔,象征着佛法法海的深广澄阔,佛陀所证的究竟真

  • 第二章

    高雄海阔悲潮震.弘法莲清智光照(下) 仁俊 悲应智导运普饶,智空悲空空二等5;践空法现三法化6,三乘一乘诠妙微7。 5 重佛重人二等重,治惑治习二等治。 6 三业整全念提足,三门出入行趣圆。 7 真空幻有游法海,细彻无形杜阴影。 发大菩提心修学佛道者,于长时大空中

  • 学佛者最应重视的两件事(上)

    学佛者最应重视的两件事〈上〉 时不待人紧握时.空能有路奋发空 仁俊讲.明忍记 学佛法,除了三宝之外,每个人都有两种宝贝︰时间之宝与空间之宝。我们学佛,如果能学得时间与智慧相应,时间就能发光发力;如果了解空间的意义,心境就能开朗,种种真实的功德就能从空

  • 学佛者最应重视的两件事(下)

    学佛者最应重视的两件事〈下〉 时不待人紧握时.空能有路奋发空 仁俊 学佛法,简括说,就是学缘起。从缘起的涵盖性说,世出世间的一切,无一不是缘起的。根本圣教中所说的正见,就是指这缘起所说的。约有情世间说缘起,乃是由于有漏惑业所感得的身心苦果。惑业的本

  • 第一章

    恭祝印顺导师百岁嵩寿 发透了大菩提心.照行于圆涅槃境(上) 仁俊 从印公导师一生中的一切,加以审谛察究,我总认定︰怹老人家称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发透了大菩提心,无罣无碍照行于圆涅槃境的极希有者!因此,浩浩无涯的佛法涌现于怹的心头,于法光中择摄着诸佛菩萨

  • 第二章

    发透了大菩提心.照行于圆涅槃境(下) 仁俊 从中国佛教史看:千百年迄今,特重而专注于释尊但说「无上道」的宗趣者,除印公外并不多见。这意味着中国的佛教,倾向着重于「方便有多门」,而其中衬底与带头的:「圆融圆顿」、「至圆至顿」与「事事无碍」,对「归源无二

上一页 1.. 4 5 6 7 下一页7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