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
  • 法海观澜

      法海观澜序  子舆氏有言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况大藏法海。甚深无量。不得其术。何以观之哉。夫统论修证法门。浩若尘沙。非止八万四千而已。然五门收之。罄无不尽。何者。欲游佛海。先资戒航。戒净。则

  • 阅藏知津

    暂无简介

  •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

    暂无简介

  • 离念佛,则万劫不复

      言:超生脱死,舍净土一门,决无直捷横超方便;而生净土,舍念佛一法,决无万修万去工夫。近世盲禅,妄谓弥陀不必念,净土不必生,笼统鹘突,堕堑落坑。夫夜卧之倾,枕席不安,犹必安置;以三界火宅,而不思

  • 念佛即禅观论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门,无不离四句故。若知一切法,无非即心自性,仍可四句而诠显之。何者?梵语禅那,

  • 念佛切勿自欺欺人!

      念佛切勿自欺欺人  蕅益大师示陆喻莲  超生脱死,舍净土一门,决无直捷横超方便;而生净土,舍念佛一法,决无万修万去工夫。近世盲禅:妄谓弥陀不必念,净土不必生,儱侗□突,堕堑落坑。夫夜卧之顷,枕

  • 选定净土十要第九

      选定净土十要第九  成时述曰:灵峰老人云:‘昔日之人排列净土莲宗有七位祖师,这是太狭隘局限也。只如天台宗的创教祖师智者大师,凡是端坐时皆不背向西方,躺卧时必定合掌。其发扬阐明西方净土之论著

  • 忍草沙弥化念佛疏

      弥陀如来,以四十八愿摄化十方;势至大士,以念佛三昧游此世界。当知:末世众生,舍净土一门,而求解脱生死,不可得矣!  佛法无多子,久常难得人。一时勇猛,不若终身无倦。所以、慈云大师,示晨朝十念法

  • 净然沙弥化念佛疏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是以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普摄一切三昧。修此三昧,凡有三种:一者、惟念他佛,二

  • 化念阿弥陀佛同生净土疏

      自唯心本性之理不明,学道者率尚玄理,而薄事相;甚至认断空为寂光,疑西方为非实;相与判作权乘,视同乌有。于是不可思议功德,终成难信之法。长溺迷津,可胜痛哉!不知事理一致,生佛同源。八万四千相好光

  • 惠应寺放生社普劝戒杀念佛文

      夫物虽至微,未有不贪生恶死者。此贪生恶死之心,全是烦惑;亦全是灵知灵觉所发现也。吾人贪生恶死,情与物同;苟充此情,所欲与聚,所恶勿施,安得不是灵知灵觉?苟昧此情,但知我生可贪,不知他亦贪生;我

  • 十大碍行跋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韝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间哉!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煆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岂

上一页 1 2 3 4 ..10 下一页1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