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法师
  • 命运“三要”

    命运“三要” (2003年10月6日晚于柏林禅寺普贤阁) 明 海 影响命运的要素有三个。我们明白了这三个要素,就可以在生活中着手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古以来,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人类对自身的命运都特别关注,希望预测命运,把握命运。我觉得观察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状况,应

  • 入佛“三知”

    入佛“三知” (2003年10月5日晚于柏林禅寺普贤阁) 明 海 我今天讲一些从学佛来讲比较基础的题目。来说说我们作为在家人要学佛、要入佛门首先应该知道的事情。我把它也从三个方面来概括,题目可以叫"入佛三知"。我们要进入佛门,成为一个佛教徒开始修行,要知道

  • 禅心“三无”

    禅心“三无” (2003年10月4日晚于柏林禅寺普贤阁) 明 海 各位居士、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安排我来给大家讲,我今天想来给大家讲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叫《禅心“三无”》。 《禅心“三无”》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说我们按禅的精神去生活,按祖师的教导去生活,以一

  • 明海法师同校友谈佛法

    明海法师同校友谈佛法 (2003年7月25日)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大师的书,从而接触到佛教,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在那里,应该用力的地方在那里,当时内心中出现了某些转变,让我知道人生应该用力的地方。那时候没想出家,但

  • 甲申年中元节报恩法会佛学讲座

    2004年8月24日 第一讲 三归依 一、释“归依” 1、归: ⑴、“所归以救护为义,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彼王敕言:汝求无畏以投 我者,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当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 之何。” ⑵、回归 2、依:依赖、依靠、依怙

  • 上供下施的意义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家辛苦了! 我们这次的水陆法会非常圆满。我想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有关水陆法会的一些知识。水陆法会,从历史的渊源说,最早是在南北朝。南朝的梁武帝时代,有当时的志公大师,志公大师有人说他是四臂观音的化身。由志公大师召集一些高僧,在

  • 在《天下赵州生活禅》首发式上的开示

    尊敬的各位先生、各位朋友、各位居士: 刚才我们听到李先生(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李师东)的讲话,很受感动。不管是这本书的写作出版,还是这个首发式,在佛教文化的传播方式中都是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的。出乎我意料的,起码有两点: 这本书从它的立意、立项到

  • 如何从善入门修证佛道

    郭芳玲:我们现在从事慈善事业,各个宗教也都讲善。我想问,从善入门修证佛道,能不能达到般若境界,或者说怎样达到(般若境界)?请大和尚开示! 大和尚:释迦牟尼佛讲: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然后第三句是自净其意。就是先从做善事入手,慢慢达到无所住而行一切善,《金刚

  • 人生三学

    我个人学佛,觉得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学会了用正面的思维去面对原来你认为是负面的影响。虽然我只学到一点点,但是已经觉得很快乐。 我们人生负面的东西很多,疾

  • 感动的心

    今天(农历四月初八)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因缘,现在是本地区最好的季节——春夏交接之际,鲜花盛开,气候宜人。本市,如果对喜欢的人来说,这也是最好的地方。石家庄的风景你们都知道,没有什么山水,而我们这个地方有山有水。山虽然不高,有仙则灵嘛,经常会来一些神仙,

  • 己丑年上元节普茶开示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大家好!今天是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在传统又叫上元节,今天也是个团圆的日子,我们现在听到外面的鞭炮,也可以想像世俗的人,各家各户围坐在一起,所以我们今天普茶呢,其实也是一个大家庭坐在一起,在座的有出家的师父们,也有来参加法会的各位居士,

  • 同校友谈佛法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大师的书,从而接触到佛教,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在那里,应该用力的地方在那里,当时内心中出现了某些转变,让我知道人生应该用力的地方。那时候没想出家,但是我知道,哦,人生应该用力的在自己的人格

上一页 1 2 3 4 ..17 下一页17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