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法师
  • 佛教信仰与经济生活

    佛教信仰与经济生活 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 妙华法师 按营员对佛法的认知水平和我自己的身份来说,我应该给各位讲三皈五戒、四摄六度或者是佛教的十二缘起,但是今天为什么选了一个与和尚的身份似乎不大相符的题目去讲呢?因为“生活禅夏令营”的宗旨是要导

  • 和营员们谈谈业力与命运

    和营员们谈谈业力与命运 妙华法师 (1999年7月24日) 绪 论 这是个好题目。因为这个题目可以解决很多人思想认识上的烦恼。其一,有不少人认为佛教强调业力,一个凡夫谁能不受业力的支配呢?如此,佛教和害人的宿命论又有多少区别?其二,修行的实质是什么?如果修行的

  • 关于“戒律的精神与特色”讲座的总结

    关于“戒律的精神与特色”讲座的总结 妙华法师 (1999年7月24日) 净因法师和湛如法师都讲了“戒律的精神与特色”,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命题。虽然我们是禅的夏令营,仿佛与戒无关,但是透过戒法和禅的本质,落实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当中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最有

  • 弘法是家务

    弘法是家务 妙华法师 在中国佛教弘法史上,开示录以其真切、平实的风格深受大众喜爱。古往今来的佛门大德都很重视讲开示。并将开示的精要部分记录在案,整理成册,成为语录。这些语录体的言行录,语言简洁明快,见地深刻,可为学人去粘解缚,化导正行,所以其流通深

  • 金刚之智

    金刚之智

  • 法无定法 法无定法

      佛从来不讲自己是唯一的取得正等正觉的人,不标榜,也不居功自傲。佛的法是没有定法的,这就是法无定法,那么为什么法无定法呢?就是因为佛法是对治三界以内众生病的。我们有多少病,佛就有多少法,而其目的

  • 迷悟一瞬净土咫尺 迷悟一瞬净土咫尺

      我们今天继续为大家讲《坛经》法要的第十四讲。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如果你心迷了,念念生迷,那么要经过很长的劫数,劫是漫长的时空数字,悟则刹那间。你要开悟的话就是一瞬间就开悟,一弹指是六十刹那。人如

  • 忍辱有两种 忍辱有两种

      忍辱有两种:一种叫"生忍",我们知道自己是佛教徒,知道自己在行菩萨行,我忍不住也要忍,不要让事态扩展下去,不要让事情发展,这个忍叫生忍,就是硬忍,咬住牙忍。心里头还是起心动念了,心里头很难受,但是硬咬住牙,

  • 玄奘故里行 玄奘故里行

      一部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被搬上银幕之际,唐僧的形象家喻户晓。反而,很少有人知晓历史上唐代高僧玄奘。玄奘故里之行,使我更加缅怀和敬仰这位高僧,由此诱发出泉涌般的情思。  唐僧寺的一位老居士殷勤地领

  • 凡圣在一念之间 在迷悟之间

      传统文化的核心词,就是道心。关于我们的心,在儒释道的经典中,关键词就是心。佛教里面明确的说万法唯心,万法唯识。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是不容易的,在佛教里讲佛法,也是讲不清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佛菩萨能治什么样的病? 佛菩萨能治什么样的病?

    网友问:既然有一个药字,那么,药师佛能治病吗?如果家里有人生病,怎么拜药师佛才能灵验呢?药师佛治什么病?  妙华法师答:佛教虽然能治病,但是我们首先要理清一下病的概念和层次。病分三大类:四大不调、

  • 为何在宝殿里的药师佛要摆在左边呢? 为何在宝殿里的药师佛要摆在左边呢?

    网友问:师父,为什么大雄宝殿里面的药师佛,要摆在左边呢?跟中国传统左尊右卑有关系吗?  妙华法师答:首先这跟中国传统的左尊右卑没有关系,它是一个修学次第的问题。我们在寺院当中,在大雄宝殿会看到三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5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