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
  • 我在西湖的出家经过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短期间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

  • 改过实验谈

    改过实验谈----弘一大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着新衣,口言恭贺新喜、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当此万象更新时,亦应一新乃可。我等所谓新者何,亦如常人贴新春联、着新衣等以为新乎?曰:不然。我等所谓新者,乃是改

  • 在家律要开示

    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全受者,即先受四戒、三戒,乃至仅受一、二戒,都可。 在家居士,既闻法有素,知自行检点,严自约束,不蹈非礼,不敢轻率妄行。则杀生、邪淫、大妄语、饮酒之四戒,或可不犯。 唯有在社会上办事之人,欲不破盗戒,为最

  •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弘一法师 己卯 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讲 李芳远记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 两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讲律圆满以后,妙慧师便到厦门请我到此地来。那时因为学律的人要随行的太多,而

  • 弘一法师拒绝东渡

    《赵朴初因缘人生》一书中讲述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件事。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找到弘一法师,请他循当年鉴真之例,到日本弘扬佛法。面对来人,弘一法师愤而说了如下一番话:“我在日本留学5年,日本学校教给了我很多知识,这是我永远铭记在心的。1200年前,日本僧

  • 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

  • 真实改过,为圣为贤

    (文:转载) 真实改过,为圣为贤 ——读弘一大师《改过经验谈》 弘一大师是我国现代律宗大师。他一生才华横溢,极富传奇色彩。弘一大师出家之后,行持谨严,每与众弟子开示,都劝化弟子严持戒律,防心离过。近读弘一大师的《改过经验谈》一文,深为大师的改过之论所感

  • 菩提树下的红尘恋

    菩提树下的红尘恋 那样的一个女子,似哺育了她的富士山一般,有着宁静炽热的美。她温良谦恭,心性似她的名字纤尘不染——雪子,生于19世纪的扶桑女子,和所有二八年华的女儿一样,在豆蔻年华里,无数次地,于温暖的烛光中,许下最纯真的爱情梦想。 或许,真的是老天有

  •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处世箴言:  1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3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

  • 佛法之疑问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 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特别之习惯及通俗之仪式,又将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内

  • 佛法宗派大概

    弘一法师:佛法宗派大概 弘一大师讲述(戊寅十月七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 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着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 原来佛法之目的,是求觉悟,本无种种差别。但欲求达到觉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许多途径。而

  •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

    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鲁迅、郭沫若也以得他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作的《送别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我毕业的时

上一页 1 2 3 4 ..19 下一页19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