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煜法师
  •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87. 5. 21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色蕴─身体的健康 现代人多慢性病─医不好,也死不了 脉塞病生 禅坐与气血 禅坐治病 受蕴─情绪的平稳 想蕴─心识的清明 行蕴─内外的统一 识蕴─身心的蜕化 从修行看 小结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各位既来禅坐,相信

  • 开场白

    开场白 开场之一 开场之二 开场之一 「不是已经停电了吗,麦克风怎还能用?」 「用干电池!」 「正准备开始上课,就停电了!这是什么征兆或感应呢?」 「?!」 「从某方面来看,可说是各位福报不够:你看,我老早作好简报档案,又老远带来液晶投影机,结果未开场即碰到停

  • 涟珠甘露 序言

    序言 序言 第一.禅法中渐修与顿悟的鸿沟 第二.修心与调脉的关系 第三.禅法与净土法门间的调理 第四.大小乘间之转辙 第五.中观与唯识.真如之会通 上课方式 序言 大家好!这次的课程,各位或已知悉:是接续《禅悟密法》后的一些观念及架构。在《禅悟密法》的课程

  • 楞严新粹 引言

    引言 略说《楞严经》在佛学架构中的地位 《楞严经》与中国禅宗 真空与妙有 达摩以楞伽印心 楞严经与明心见性 近代学术的诤议 本来清净的症结 本来杂染的症结 「中观」的玄机 新粹所在─以「中观」性相不二的观点,来了解楞严宗旨,当有更大的殊胜与方便 主要章

  • 谁是善知识

    谁是善知识 87.11.16 谁是善知识 克期取证 临济义玄 谁是善知识 首先说明:我何以停顿这么久,才再举办禅修活动。有人算一算已有四年,我不曾举办过比较长期的禅修活动。虽然在这期间,也有很多人向我鼓吹、煽动,我都不为所动,为什么呢? 第一:目前在台湾,已是到

  • 禅林风雨 自序

    自序 屈指算来,这已是我所出版的第七本文集了;然而本书的特色,乃在于有关「禅修」的开示。 当今学「禅」的风气颇盛;然很多人,或以为只要能盘腿打坐便是禅,或以为唯有「参话头」才是禅。其实,禅除关乎方法外,更有它理论的基础与实际的证量。否则,便难免与「外

  • 天心明月 自序

    自序 自《一苇过江》至《万里云天》,我共出版了五本文集;但若以贴切生活而言,那将以本书最为贴切。《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的修学,虽不离精深堂奥的理论架构,不离严谨刻板的修行方法,但最后还是要运用到世间来

  • 佛法原典研习─绪言之一

    佛法原典研习─绪言之一 想各位必已知道:这次所要研讨的主题为《佛法原典研习》。各位手边的讲义,乃是今天所要讲的纲要。大致而言,于〈绪言之一〉中,主要讲的是有关教理的部份。至于有关禅坐止观的部份,则留待下次的〈绪言之二〉,再仔细剖析。我希望在这两次

  • 一苇过江 序 自序

    序 圣严 记得我于民国四十八年初到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即闻先师东初老人叹言:「今日僧少,修行者稀,学问僧亦难见,所以佛法不兴。古之高僧而为诸宗之大梁巨柱者,无不精严于戒定之行持,而亦无不学通三藏教典者也。」此正是学佛之三原则,称为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总

  • 数息的变化

      数息的变化  一、坐姿的要领?如何既端正又放松?  二、盘腿坐姿与手印间,有否对应关系?  三、常态的数息法?  四、说明妄想与返照的关系?如某人自觉得心很静了,是否真静矣?  五、数息方法的

  • 禅定静坐的观念

      《天台小止观》讲记  上 果 下煜法师主讲  前言  此《天台小止观》讲席,为果煜法师在八十年间,于新竹福严佛学院,为第六届高级部同学所授;兹以课堂读本虽采《天台小止观》;以修行体会略别,故上

  • 沩山恋梦

    沩山恋梦 87. 2. 8 沩山恋梦 慧寂之智 香严之智 世间如梦 无我迷离 动心起念者谁? 别业与共业 学佛修行 一日捕鱼,三天晒网 对治 拨冷水─修不净或无常观 点茶来─依圣贤之言,而作理性之判断 同参道友 总结 沩山恋梦 今天且从沩山禅师的公案,来申论行者的发心

上一页 1 2 3 4 ..16 下一页1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