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坚法师
  • 弥勒菩萨是谁,有什么特色? 弥勒菩萨是谁,有什么特色?

      弥勒菩萨梵名音译梅呾丽耶菩萨等,意译慈氏菩萨。经典中,佛陀亦常称之为“阿逸多”。有时供奉在天王殿,有时供奉在专门的殿堂中。他是继释尊之后将会成佛的补处位菩萨,现住兜率天内院,为诸天子讲经说法。经过兜率天四千岁,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

  •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一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一 ——古代忠州(忠县)佛寺考 忠州属重庆府辖区,古称临江,领鄷都(南宾)、垫江(桂溪)、梁山(南浦)三县。忠州为巴楚交界地,是进出巴蜀的必经通道。州内古有著名的佛教居士白香山居易等遗址,诗人往来唱和者非常多。唐代盛世也是佛教发展空

  • 商那和修尊者的付法因缘

    禅宗公案:商那和修尊者的付法因缘 道坚法师 商那和修尊者的付法因缘 佛法在初期的流布,多以传法的形式确立佛教的精神领袖。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一代大法,似水长流不息,经二祖阿难传到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时候,佛教已是枝繁叶茂了。 三祖商那和修是摩突罗国人

  • 苦谛思维修序言

    苦谛思维修序言——分析我的出家心理 道坚法师 出家了,总有人问我为什么,希望从我的生活轨迹里,探听苦痛的人生经历或惨痛的记忆,说明出家之必然性。如果对此类问题表示否定,可能人们会以十分肯定的目光告诉你:我怀疑你,你不诚实!如果你对此类问题不置可否,可

  • 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道坚法师  云游参访善知识  破山开悟后,在破头山养伤百日,便下山开始了云游四方、行脚求学的生涯。《释氏要览》卷下称:游行人间,今称行脚,未见其典。《毗奈耶律》云:

  •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二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二 ——重庆忠州之聚云法系高僧传 临济宗大鉴下第二十九世 明代忠州聚云吹万禅师 忠州三目山聚云寺吹万广真禅师(1582~1639),一般多称聚云吹万,为明末著名禅宗大师。四川宜宾人李氏子,父祖世籍婆罗门。师生惟慕事佛,初登少峨峰浩山老人,

  •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禅宗公案: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道坚法师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受人尊敬的阿难尊者,王舍城人氏,为刹帝利种姓,为斛饭王的王太子,跟佛陀是堂兄弟,古籍中说他“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他出生在佛陀成道的夜晚,因号阿难,译文庆喜,得生佛世,当然值得庆喜的。阿难出家

  • 苦谛思维修之一

    幸运儿的胎教——苦谛思维修之一 “人多就是力量”,英明领袖毛主席一句话,天下涌现了无数英雄母亲。我的伟大的父亲母亲,在生活极度困苦的环境中,坚决执行党的英明决策,为国家为人民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力——我前面共有一个姐姐,七个哥哥(有两个夭折)。尤其是五

  • 出家修学生涯

      出家修学生涯  道坚法师  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1615—1629)  破山十九岁出家,三十三岁开法嘉禾东塔广福禅寺,其间有漫漫十五年的求学生涯。在这漫长的修学历程中,破山排除一切困难,精勤不息,

  •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三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三——忠州佛教源流考略 道坚法师 重庆市忠州秦属巴郡,西汉置临江县,唐朝贞观八年(634)唐置忠州。据《太平寰宇记》:“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严颜,并著忠烈而名。”据《元和郡县志》:“以地边巴徼,取怀忠信之意。”南宋咸淳六年(1265)升为

  • 迦叶尊者的微笑

    禅宗公案:迦叶尊者的微笑 道坚法师 迦叶尊者的微笑 西天第一代祖师摩诃迦叶尊者,摩揭陀国人,婆罗门种姓,曾为制金器的工艺家。他过去生中曾以金饰佛面,因而相貌庄严,身有金光。他跟随佛陀出家后,修头陀行,喜欢深入民间,度化贫苦老百姓,有苦行第一的称号,深得

  • 苦谛思维修之二

    我的降生——苦谛思维修之二 道坚法师 上文提到“幸运儿的胎教”,有的朋友希望我能写一写关于我降生的情况。普贤十大愿中有恒顺众生愿,那我就写写关于我的降生吧。 在猴年腊月(非猴年马月)的暗夜里,父亲烧石灰去了,母亲在家里忘完家务,准备次日的猪食,刚准备

上一页 1.. 9 10 11 12 下一页12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