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十义书

佛经典籍 | 作者: [投稿]

  二卷(或三卷)。宋·知礼(960~1028)撰。略称《十义书》。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天台山家派中心人物四明知礼破斥山外派之作品。全书记载此二派在七年之间前后十次往返论辩内容。书中约‘十义’列举山外派之过失以破斥之,故名‘十义书’。

书籍内容

  山家、山外二派之对立,起源于对天台智顗之《金光明经玄义》广略二本之真伪之争。广本有‘观心释’,略本则无。慈光晤恩首作《金光明玄义发挥记》,专释略本,谓广本之‘观心释’为后人附加,故为伪作。其门人源清、洪敏亦作二十条难词,同奉此说。时善信者请知礼撰文评二十条难词,知礼乃作《扶宗释难》,指摘二十条难词之说。源清门下庆昭、圆智合著《辨讹》一书,扶助《发挥记》之说。知礼又撰《问疑书》以诘《辨讹》。庆昭则作《答疑书》回覆之。知礼更作《诘疑书》。庆昭复着《五义书》转申其义。知礼又以《问疑书》加以责难。逾年未获答书,又作《覆问书》催促之。庆昭遂作《释难记》解说。如是返复,历时共计七年。

历史沿革

  景德三年(1006),知礼综括前后十次往返之论文文义而成本书,其内容乃约‘十义’论述山外派之过失。所谓‘十义’,即︰(1)不解能观之法,(2)不识所观之心,(3) 不分内外二境,(4)不辨事理二造,(5)不晓观法之功,(6)不体心法之难,(7)不知观心之位,(8)不会观心之意,(9)不善销文,(10)不闲究理。此十义皆以‘观心’之问题为中心,以期能启蒙庆昭等人。后庆昭作《答十义书》覆之。知礼又作《观心二百问》反诘。至此,二派之笔战暂告段落。

  二派前后七年之论诤,十数回之往返论书,多已不存。现仅存本书及《观心二百问》。其中,尤以本书援引十次往返之辩论内容,而成为研究山家山外之争的唯一资料,故备受重视。其注疏有继忠《四明十义书科文》一卷、光谦《四明十义书录》二卷、秀纮《四明十义书指掌》二卷、观山《四明十义书讲林》一卷、法成《四明十义书讲录》三卷等。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