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问答
  • 造杀业者一定要改行吗?

      问:学人是业鲜鱼者,家内苍蝇及蚊虫最多,对于卫生方面有害身体健康,但是学佛要戒杀,所以不知可用杀虫药水来消灭吗?若是可用,是否犯杀戒,若是不可用,不知有何方法来预防苍蝇、蚊虫来防害身体健康?鲜鱼类是否六道内的一种?但是念佛人不可食如何做买卖,是不是有罪过?但学人自小至今有三十余年做这一种事业,所以要改做其他事业实为困难,不知有何办法补救而且还要能维持生活?(叶成空)

  • 不可堕胎

      问:佛法对堕胎有何看法?可以在堕胎后供奉婴灵吗?答:佛法指出中阴身与父精母血结合时入胎,所以胚胎已是一个有情生命,绝不可加以伤害,否则就是杀生。杀生为十不善业之首,我们常自称为‘佛教徒’,而‘佛教徒’的最低定义正是‘不伤害众生的人’。即使婴儿未出生,由于中阴身已入胎,他也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

  • 动物注定要死,放生意义何在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放生又有何意义呢? 你的推论如果成立的话,你生病时也就不用服药了,反正迟早你也是要死的。世间上的众生,当然最终也必会经历死亡,而且还会再有转生。被放生的小动物,最终当然也会面对死亡。但我们修慈悲心的人,本著尽力施予无畏的精神,若能令众生少一点痛苦、多一点福乐,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最终来说,我们要发愿成佛,才可以最究竟地协助众生得乐而离苦,但在没有这种究竟利益众生的能力前,我们并不是就什么也不做。能救助一

  • 夭寿的原因

    常听别人说:夭寿这两字,不知其义?夭寿是如何构成的? 夭寿就是出生后,生命活得不长,不以正常死亡年龄而死亡,这叫做夭寿。夭寿死法千奇百态,举例不

  • 吃中药算杀生犯戒吗

    问:中医之药方内适其病状屡时须调合晒干之蜻蜒蝉壳等等昆虫类,信徒患病可否服用之?(庄庆贤) 答:必要时,作药观想,非贪口腹者比,但与念佛回向为佳。若杀活动物作药,则与戒律有背,是杀他而益己,失却菩提心矣。(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有病吃药,方剂里有动物,是不是杀生?(邓慧心) 答:新杀生作药却不相宜,如药店中久已储备者,与五净肉意同,不得已时,可方便通融,能发心与他念佛,反有功德。(出处同上) 问:各种疾病皆由病菌侵入体内故,若服药有否

  • 农业杀虫如何应对

    问:杀虫类,是否有罪过?弟所耕营之柑、茶园夏天发生柑虫及天牛茶虫,其他种种虫类甚多,若不杀者损失颇大,应如何之?(李永青) 答:先应知杀生造罪,乃因果上之自然恶性,非可向某神解释者,此其原则。台端可向农业专家探问,使其预先避免生虫为佳,否则自可在可能范围内,力求少杀,不得已时,只有与其念佛回向耳。(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农业上防除虫害,杀虫甚多,其目的为人民生活资料之增产,似有功于民生,然杀生之罪业如何?(金天铎) 答:能有预防生虫之

  • 日常生活中的蚊虫问题

    问:杀蚊虫是不是算杀生,是将我们的血利他好,或者灭他好呢?(黄天送) 答:生指动物,杀指杀害,此甚简单明了。将血与他名布施,灭他名杀害,乃是两件事。肯布施者自然不杀,此是大乘菩萨境界。亦不杀亦不布施,普通学人皆可作到。(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

  • 见杀生,可念佛随缘回向

      问:当看见捱杀畜生时,说可诚心替他念佛或念咒?准提咒是否就是往生咒?(陈圣音)答:念佛与念咒,与被杀众生回向,均有功德。既云诚心,即有感应。准提咒与往生咒,乃是两种法门,并非一咒有二名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 杀业何时可净尽

    问:杀生食肉,为世界造劫众生冤冤相报之因,但欲人类及众生不杀生、不食肉,似非政令及教化之力所能做到,近代国家富强之道,近海岸线一带提倡发展渔业获量之多,数位至为庞大,欲其舍此不图,殊难实现,又即如梁武帝阿育王之世,政令亦不能禁屠,由此以观,杀业何时可净尽?再动物之肉食类大小以次吞啖,永无尽时,亦永无觉悟之时,是则佛之宏愿大誓,度尽众生不将永无实现之日乎?(宾罗) 答:此问可分二段,先答自杀生食肉,至杀业何时可以净尽一段。世间之事,有秩序、道德、因

  • 杀害毒蛇毒虫是否犯戒

    问:杀害毒蛇毒虫一类的动物是否犯戒?(振邦) 答:他不犯人,何必害他?既起杀心,又作杀行,非犯戒而何?岂不闻安禅可制毒龙,说法能驯猛虎乎?纵力不及,对此凶毒众生,防之避之可矣。如必执著杀掉,方为究竟除害,然则凡受邪淫戒者,何不尽将生殖机构一例宫去?以此为邪淫之工具也。思此便释然矣。(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倘有人见到恶蛇要咬小孩时,是可杀是不可杀?若不杀者,孩子会被咬死,若杀便是破戒怎样好?(林善缘) 答:要咬是尚未咬,此时何难驱而去之

  • 受杀戒,特殊情况可以开缘吗

    问:若有佛子,仅有竹木茅舍为栖身之所,因事先未能防范,发现生了白蚁,除之有违佛戒,不除茅屋将要倒毁,怎么办?(翟孟秋) 答:戒之精神,宁舍身命,而不违戒,古事甚多,难以枚举。假如贫人,只此茅舍,为爱惜故,可用佛法祷祝驱之。如其不应,是有因果,但宜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也。此在世俗观之,固为迂阔之谈,然因果自是因果,谁得而消灭之。(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戒杀有分程度否?如兽类会伤人命者可以先杀他而保持自己,未知有无犯戒?(莲云班) 答:

  • 细菌非有情,不算犯杀戒

    问:佛法戒杀,但我以为世上万物,必须互相牺牲方能生存。在此互相的牺牲中方能维持其生命。不然一刻也无法生存。如我们人类,必须要行呼吸、饮食,然而在我们的呼吸饮食间,就无法保持无数微细菌的生命了。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命,无数细菌也就受牺牲了。这样说来,戒杀一事焉能做得完善?(叶庆春) 答:细菌非有情,姑置不论。此条须分言之:前段云必须互相牺牲,方能生存,此是达尔文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之同调。必须是一定的意思,互相是彼此的意思,就是你这样、我也这样,牺牲是牛

上一页 1.. 12 13 14 ..20 下一页20转到
精彩专题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