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思念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出自隋代诗人佚名的《送别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赏析 崔琼《东虚记》说这首诗作于隋炀帝大业(605-617)末年。一、二、四句垂、飞、归押平声韵,平仄完全符合近体七绝的要求,是一首很成熟的七言绝句。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说:庾子山《代人伤往》三首,近绝体而调殊不谐,语亦未畅。惟隋末无名氏杨柳青青,至此,七言绝句音律,始字字谐合,其语亦甚有唐味。右丞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祖也。 题目是《送别》,全诗借柳条、

  •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赏析 诗人伫立在暮雨中为友人送行,暮雨纷纷好像也饱含着情谊,友人要到遥远的地方,不免惜别难舍。泪水与雨丝同时落下,情与景也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全篇紧扣暮雨二字,以疏淡有致的笔墨,绘出一幅动静相生、富有情味的江上烟雨图,表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和精微的刻画。全诗自然形象,朴实深远,前后呼应,浑然天成。

  •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侍御即侍御史的简称,官名。安西,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附近。作者为了送他的朋友李侍御到安西,写了这首诗。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意思是你这即将远行的人(行子,指李侍御)对着我这个行踪不定的人(飞蓬,作者自指),可是,我却在为你送行,一会儿你就要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铁骢

  •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出自唐代诗人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赏析 这是唐诗人许浑宣城送友所写的一首送别诗。 劳歌本指劳劳亭(今南京)送客时唱的送别歌,后成为送别歌的代称。首句便在离别的谢亭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二句以江上美景反衬了欢聚的可恋和别离的难承,而那急流水又更添追逐友人的离愁。三四句不仅写出身留谢亭而友人早已远去,而且写出暮色苍茫风雨凄迷的孤寂落寞的离愁情,其不言而神伤之韵极具感染力。唐诗三百首 青山红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

  •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出自唐朝诗人陆龟蒙的《杂曲歌辞别离曲》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 仗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疾解腕。 所思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赏析 这首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彩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赏析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

  •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 赏析 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什么地方?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此诗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痛以及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耐人寻味。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

  •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赏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盛唐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赏析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

  •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2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